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案的优劣可以通过实际教学效果来评判,二十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鸡妈妈和鸡宝宝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鸡妈妈和鸡宝宝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1"和"许多"。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反思:
整个过程的设计以“蛋”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没能对不积极参与游戏的个别幼儿给予鼓励。
幼儿园鸡妈妈和鸡宝宝教案篇2
主题活动:
鸡妈妈和鸡宝宝
活动目的:
1、知道母鸡会下蛋、孵小鸡。
2、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母鸡生蛋的视频,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或图片。
2、小鸡图片若干,大点数卡两套。
3、分别画有1条虫、2条虫、3条虫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鸡妈妈下蛋。
(1)模拟母鸡下蛋的声音,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这是谁在叫?鸡妈妈在做什么?
(2)组织幼儿观看母鸡下蛋的视频,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出鸡妈妈下了几个蛋。
(3)引导幼儿操作《点数鸡蛋》,教师巡回指导。
2、帮助找小鸡。
(1)幼儿观看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
教师:一天天过去了,我们来看鸡妈妈在做什么?鸡蛋有什么变化呢?
(2)组织幼儿到贴有小鸡图片的草丛中与同伴一起玩"找小鸡"游戏,并交代游戏规则。
(3)幼儿分享交流:我找到了x只小鸡。我在图卡上贴了x个圆点。
3、捉小虫喂鸡。
(1)将小虫的图片随意洒落在地上,引导幼儿玩游戏"捉小虫"。
教师:小朋友们帮鸡妈妈找到了小鸡宝宝,鸡妈妈真高兴,现在她还想请大家帮忙,捉些小虫送给饿了的小鸡宝宝吃。
(2)幼儿动手捉"草地上"的`小虫,鼓励幼儿说自己捉到了几条虫。
(3)引导幼儿将捉到的小虫送给鸡宝宝吃,要求一只小鸡吃一条小虫,两条小虫的卡给两只小鸡吃。
活动延伸:
1、音乐区:学唱《老母鸡》。
2、美工区:涂色,添画"鸡的一家"
幼儿园鸡妈妈和鸡宝宝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愿意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妈妈的明显特征。
2.尝试用语言或行为表达对妈妈的爱,学说短句“妈妈,我爱您”。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知道妈妈最明显的特征。
2.材料准备。
幼儿自备妈妈的照片一张,幼儿学习资源1第11~12页。
活动过程
1.说一说:我的妈妈。
师:今天,宝贝们都带着自己妈妈的照片来了。
师:那谁来说一说你的妈妈都有什么特征?
幼:自由回答。
师:说了这么多,那你们爱妈妈吗?你是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的呢?
2.阅读幼儿学习资源,引导幼儿逐幅观察画面,感知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师:今天咱们班来了好几个小动物,他们也很爱自己的妈妈,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猪在干什么?妈妈高兴吗?(小猪送给妈妈一张画,妈妈很高兴。)
小猴送给妈妈什么呢?妈妈感觉怎么样?(小猴送给妈妈一朵花,妈妈很开心。)
小熊帮妈妈做什么?妈妈什么表情?(小熊帮妈妈提菜,妈妈在笑。)
小朋友在做什么?妈妈开心吗?(小朋友和妈妈拥抱,妈妈很开心。)
小结:他们都很喜欢自己的妈妈,还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你们喜欢自己的妈妈吗?你们能为自己的妈妈做什么呢?(引导幼儿学说“妈妈,我爱您”)
3.交流小结。
师:刚才小动物们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妈妈的爱,有的送礼物,有的帮妈妈做事情,有的抱抱妈妈。你想怎么表达对妈妈的爱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小结:请小朋友回到家后,先向妈妈说一句好听的话“妈妈,我爱您”,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反思
在备课时,我发现全文共五个小节,分别选取了“夏夜扇凉”、“雨天送伞”等五个生活场景来表现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细细品味这几件事,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大部分应该在我们孩子的身上发生过,应该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共鸣。另外,五节诗的结构相同:都是先陈述事情,最后以“妈妈的爱”作结。鉴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仿写的环节,而且对仿写的效果也充满了期待。
然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当我让学生说说妈妈做过的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了她的爱?发言者聊聊。再次启发后,大部分学生依然保持了沉默!说不出来,自然也就写不好。课堂上只有个别学生完成了一个小节的仿写,不得已,课堂练习只能布置成家庭作业。
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反思,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总结了失败的原因:
先说主观原因。虽然文中的几个事例都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小事,但在教学中,我没能找到有效方法,将学生带进文本,从而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强烈共鸣,勾起学生对类似经历的回忆。学生无话可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说客观原因。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了“被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被大人爱着、宠着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例如:妈妈洗衣服,爸爸辅导作业之类的事,在孩子们眼中,他们会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没什么特别的,自然就很难将这些小事与爱联系在一起了!一句话:现在的孩子缺乏的不是爱,而是感受爱的能力!
我手写我心。只有心里有了真情实感,才可能写出好的习作出来。“三八”节前夕,我布置了一篇日记:妈妈的一天。希望孩子们能走进妈妈的生活,用心感受妈妈的爱!
小百科:爱是指喜欢达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人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幼儿园鸡妈妈和鸡宝宝教案篇4
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特定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并通过游戏“找蛋”“还蛋”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1”和“许多”。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幼儿园鸡妈妈和鸡宝宝教案篇5
一、活动目的:
1、知道母鸡会下蛋、孵小鸡。
2、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的快乐。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母鸡生蛋的视频,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或图片。
2、小鸡图片若干,大点数卡两套。
3、分别画有1条虫、2条虫、3条虫的卡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鸡妈妈下蛋。
(1)模拟母鸡下蛋的声音,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这是谁在叫?鸡妈妈在做什么?
(2)组织幼儿观看母鸡下蛋的视频,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出鸡妈妈下了几个蛋。
(3)引导幼儿操作《点数鸡蛋》,教师巡回指导。
2、帮助找小鸡。
(1)幼儿观看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
教师:一天天过去了,我们来看鸡妈妈在做什么?鸡蛋有什么变化呢?
(2)组织幼儿到贴有小鸡图片的草丛中与同伴一起玩"找小鸡"游戏,并交代游戏规则。
(3)幼儿分享交流:我找到了x只小鸡。我在图卡上贴了x个圆点。
3、捉小虫喂鸡。
(1)将小虫的图片随意洒落在地上,引导幼儿玩游戏"捉小虫"。
教师:小朋友们帮鸡妈妈找到了小鸡宝宝,鸡妈妈真高兴,现在她还想请大家帮忙,捉些小虫送给饿了的小鸡宝宝吃。
(2)幼儿动手捉"草地上"的小虫,鼓励幼儿说自己捉到了几条虫。
(3)引导幼儿将捉到的小虫送给鸡宝宝吃,要求一只小鸡吃一条小虫,两条小虫的卡给两只小鸡吃。
四、活动延伸:
1、音乐区:学唱《老母鸡》。
2、美工区:涂色,添画"鸡的一家"。
五、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本文扩展阅读:鸡是一种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鸡、野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
幼儿园鸡妈妈和鸡宝宝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一)观察、描述图片内容,感知母子之间浓浓的.爱意。
(二)乐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二、活动准备挂图《很爱你》、轻柔音乐、幼儿和妈妈的照片
三、活动过程
(一)动物妈妈爱宝宝
1.教师出示三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师:小动物们很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它们的妈妈也喜欢和宝宝在一起。师:你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吗?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觉?动物妈妈在对自己的小宝宝说什么呢?我们仔细来看一看,想一想。
2.逐一观察图片,感受鸡妈妈的爱。师:当鸡妈妈和小鸡在一起时,它看上去怎么样?师:你觉得这个时候,鸡妈妈会对小鸡说什么?师:看来,鸡妈妈很爱谁?请你和身边的朋友也学着鸡妈妈和鸡宝宝的样子相互拥抱。
3.逐一观察图片,感受大象妈妈的爱。师:大象妈妈可没有翅膀,它和象宝宝是用什么相互拥抱的呢?师:大象妈妈的长鼻子和小象宝宝的长鼻子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这是象妈妈抱小象的办法呢。我们用小手学一学。师:象妈妈和宝宝用长鼻子相互拥抱真开心,这时象妈妈会和宝宝说什么?师:看来象妈妈很爱谁?4.逐一观察图片,感受长颈鹿妈妈的爱。师:长颈鹿妈妈是怎么爱它的宝宝的呢?师:长颈鹿妈妈的长脖子和长颈鹿宝宝的长脖子紧紧地靠在一起,用鼻子闻一闻宝宝,用舌头舔一舔宝宝的脸,这是长颈鹿妈妈抱宝宝的动作。我们也来学一学。师:长颈鹿妈妈也会对宝宝说什么呢?师:长颈鹿妈妈、鸡妈妈、大象妈妈,它们很爱很爱谁?
(二)很爱很爱你
1.听教师配音乐完整讲述图片,感受动物妈妈对宝宝的爱意。
2.和老师一起尝试讲述照片,鼓励幼儿大胆跟着教师一起述说。
(三)妈妈很爱我
看妈妈和我在一起的照片,感受妈妈对我的爱意。师:照片里,谁和谁在一起?妈妈在干什么?师:看来你的妈妈很爱很爱谁?师:你喜欢妈妈抱着你,和你说悄悄话吗?你觉得妈妈爱你吗?师:你想抱着妈妈,和妈妈说一句悄悄话吗?
幼儿园鸡妈妈和鸡宝宝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