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7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准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特点,实用的教案是要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实施的,二十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数学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教案7篇

小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按点子的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初步感知物体的对应关系。

2.会手口一致的点数,乐于参加操作活动,能边操作边讲述。

活动准备:课件ppt、瓢虫人手一只、点卡人手一份、房子三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瓢虫,引导幼儿与瓢虫打招呼。

2.与瓢虫跳舞。

二、基本部分

1.认识瓢虫。

师:宝宝们,这些瓢虫的身上都有点点呢,你们数数看,有几个点点?(请个别幼儿上前数,师引导正确的点数方法)“你是怎么数的?”

师小结:有一个点点的叫一星瓢虫,有二个点点的叫二星瓢虫,三个点点的叫三星瓢虫。

2.认识点卡。

师:谁来说说你在点卡上看到了什么?请上来数给大家看看。

你们知道点卡喜欢和谁做朋友吗?(出示ppt课件:三只瓢虫)

集体验证:宝宝们,你们拿的对不对?(个别纠正)

依次送出二星瓢虫和三星瓢虫的点卡,要求幼儿边操作边讲述。

集体讲述:一星瓢虫和一个点点是好朋友......

4.瓢虫找家

三只瓢虫都找到了朋友,现在它们想回家了,一星瓢虫的家在哪儿呢,为什么?请一幼儿上前操作。

依次送瓢虫回家。

三、结束部分

1.幼儿操作

2.集体验证

师:我们一起看看有没有调皮的瓢虫跑错了房间。

经验拓展:出示四星瓢虫

师:我们一起帮四星瓢虫去找家吧。

小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一、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家的快乐。

二、学习3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一、事先让家长帮忙为孩子挑选大、中、小区别比较明显的(苹果、梨子、橘子任选一种)

水果三个;

二、请大班幼儿利用美工课将水果装饰成“爸爸、妈妈、宝宝”一家三口;

三、水果房子一座、玩具架三个(分别标有“爸爸、妈妈、宝宝”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苹果一家三口,学习3的点数。

1、鼓励幼儿用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我家有几口》。

提问:这个快乐的家中一共有几口呢?

2、出示苹果房子,以“苹果一家”来做客的游戏口吻引入,师逐位请出苹果的家人。

?1〉请大家瞧瞧苹果爸爸、苹果妈妈、苹果宝宝分别是谁呢?为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最大的是爸爸、第二大的`是妈妈、最小的是宝宝)

?2〉提问:这个漂亮温馨的苹果家中一共有几个?(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爸爸亲亲小宝宝、妈妈也亲亲小宝宝、一家好快乐呀?(渲染幼儿感受家的幸福快乐)

二、点数水果一家,师巡回指导。

1、请你们找一找你们的水果一家藏在什么地方,数一数你们家中的水果一共有几个,谁是爸爸、谁是妈妈、谁是宝宝、为什么呢?(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并和出总数。

三、分送水果一家。

1、请幼儿谈谈水果爸爸、妈妈、宝宝要做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根据架子上的标志进行分送:送水果爸爸去上班,妈妈去买菜,宝宝去上幼儿园。

四、幼儿品尝水果。

1、引导语:苹果一家来做客,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味的水果,让我们一起来尝尝吧。

2、幼儿在边吃边说的愉快气氛中自然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篇3

【设计意图】

本活动从绘本故事入手,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开展分类活动中,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在教具设计方面,教师采取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利用ppt,发挥绘本中动物形象的优点,营造良好的游戏情境;另一方面利用传统教具,从集体操作到分组操作再到集体操作,给予幼儿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说出物体的颜色、形状,能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

2、对操作活动感兴趣,初步学习按照规则操作。

【活动准备】

1、“爱吃糖的大狮子”课件。

2、教具:红、蓝、黄、绿颜色标记,大盘子三个,大糖果若干。

3、幼儿操作材料:有形状标记盘子的.操作板、“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森林里住着一只大狮子,它肚子饿了,想要吃小动物。聪明的小狐狸想了个好主意,看一看,谁能看懂小狐狸的主意?

二、集体活动

1、第二天小猴子送来好多糖,大狮子说“我想要吃红色的糖!”,将红色糖果找出来。

2、大狮子又说“我还要吃蓝色的糖!”小猴子很害怕,谁来帮帮它?

3、还剩下一些糖果,谁能把它们分到一样颜色的盘子里?

三、小组操作

1、这次换小乌龟来送糖果了,大狮子说“我要吃圆形的糖!”小乌龟太害怕了,谁来帮助它把糖果按照形状分一分呢?

2、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份糖果,每人都有三个盘子,盘子上有标记,请你们帮助小乌龟把糖果放到一样形状标记的盘子里,好吗?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集体讲评:看看有没有都分对呢?逐一检查。

四、故事收尾

大狮子吃了很多糖果,牙齿真的疼起来了,小狐狸的主意成功啦,我们一起去庆祝下吧!

小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 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2. 能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从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的快乐。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人手一份图形模板,形状、颜色不一的图形若干

3.4座彩虹桥,形状、颜色、大小不一的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巧虎今天请我们去森林王国里玩游戏,我们一起出发吧!(进入)

(二)"躲猫猫"游戏,找出小动物

师:森林到了。它们在玩什么游戏?巧虎呢?

师:小朋友们,我们大家一起帮助巧虎找找小动物躲在哪里。

师: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三)闯关救小动物

出发去妖怪王国师:呀,小朋友们,我们快去妖怪王国救小动物吧!

2.第一关:找钥匙(根据按钮的颜色,选择相应按钮来开门)

师:妖怪王国的大门是锁着的,要打开门需要什么呢?(钥匙)

师:对啦!要找到钥匙才能把锁打开。这里有很多的钥匙,用哪一把钥匙才能打开呢?

3.第二关:找图形拼围墙(根据颜色选择合适的图形)

1)观察围墙,找出拼围墙的方法

师:这里有长长的围墙,看看是什么颜色的?它们上面都缺了很多的图形宝宝,需要我们帮忙找回来。

师:我们先来看红色的围墙,上面缺了什么图形?找什么颜色的才行呢。

2)幼儿找图形拼围墙

师:你们愿意帮忙一起拼吗?

4.第三关:"修桥"游戏

师:来到了小河边,河里有一群张着大嘴的鳄鱼,过不去了,怎么办?

1)观察桥面,发现图形的特征

师:这些洞洞都一样大吗?哪些不一样?

2)找出修路的方法,进行"修桥"

师:只要把这些洞洞填上就可以安全通过了。

3)游戏"走小桥"

师:洞洞全部填满了,我们终于能走过去了!

(四)送小动物回家

师:宝宝们太厉害了,把三个小动物都救出来了。我们送它们回到大森林吧。

延伸活动:

数学区继续玩图形匹配的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数学教案篇5

设计意图综述: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成熟的季节。秋天,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都成熟上市了,带给幼儿鲜美的味道及斑斓的色彩和各异的形态。本次活动根据秋天幼儿日常生活中可看到成熟的蔬果而设计,使幼儿在自然感受中探索秋天丰收的蔬果。另外,在多彩的秋天这一主题展开的过程中自然渗透数学排序知识的学习。

活动目标:

1、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进一步感知蔬果的外部特征。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难点

重点:按abab、abbabb的规律进行排序。

难点:巩固、加深对蔬果外部特征的感知。

教具准备

水果排列图;按颜色、数量、形状准备相应的蔬果教具

活动流程:

一:教师出示水果排列图,请幼儿找出排列规律。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水果朋友,他们分别是谁,请小朋友们看看。

1、教师出示图一(abab排列),说说这些水果是怎样排列的?(教案来自:">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11篇)02-23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06-28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09-10

小班教学反思(精选27篇)05-17

小班音乐活动教学反思12-02

小班语言活动教学反思05-01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03-31

小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04-26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06-28

《玩具》小班教案及教学反思06-27

小班数学教案篇6

设计背景:

小班的小朋友对事物特征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所以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活动目标:

1、比较物体的大小,按大小规律排序。

2、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特征。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识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准备:

ppt课件、大小不同的球(鞋子、衣服、瓶子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和小

1、出示颜色和大小不同的两个球,让幼儿观察这两个球有什么不同?

2、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3、请幼儿观察周围的东西或者想想见过的东西,什么大,什么小?

二、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

出示大小差别不大的两个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教师小结:

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比较大小》含ppt课件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篇7

目标:

1、感知物体的'颜色,能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

2、愿意参加小组操作活动,初步学会按每个小组活动的要求进行操作。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胸牌。(一种颜色各占幼儿总数的三分之一)

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木珠一筐;穿珠绳若干,每根绳头拴一个木珠(如红色木珠)作为分类的标记。

3、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雪花片一筐,瓶娃娃(瓶娃娃头上各系一种颜色的彩带做头发,作为分类的标记)。

4、纸盒做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房子各一座,红、黄、蓝三色的小纸片若干。

过程:

1、游戏:颜色碰碰乐。

按顺序出示三种颜色的胸牌,让幼儿说出颜色。

每个幼儿选一个胸牌挂在脖子上,当老师说“颜色碰碰乐”时,同种颜色的小朋友相互间碰一碰。

游戏3—4次,同种颜色的小朋友还可以做做鬼脸等。

2、分组做分类练习。

玩“穿珠”游戏。

如:绳头拴红色木珠,这根绳上就穿红色的木珠。

玩“喂娃娃”游戏。

如:黄头发的瓶娃娃给他喂黄色的雪花片。

玩“片片回家”游戏。

如:蓝色的纸片回蓝家。

建议:

1、分组活动时,幼儿可自由选择。

2、将本活动的材料放在益智区,供幼儿操作。

评价:

1、能辨认红、黄、蓝三种颜色。

2、能根据颜色进行分类。

教学反思:

活动通过幼儿自己亲自操作、游戏等的一系列串联的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如何按颜色分类,几个活动的目的虽都是让幼儿按颜色分类,但幼儿并不感到枯燥,而且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将本来单一的活动变得丰富起来,目标完成的很好。

小班数学教案7篇相关文章:

小鸭找朋友小班教案7篇

小班健康《吃饭》教案7篇

幼儿小班防溺水教案7篇

下春雨了小班教案7篇

送玩具小班教案反思7篇

小班水的教案7篇

幼儿小班溺水安全教案7篇

小班摇啊摇音乐教案7篇

幼儿小班社会教案模板7篇

粘贴画小班教案7篇

小班数学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