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在教研计划中,一定要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很多人在自己教学工作开展前,都会写教研计划,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教研计划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教研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加强学习和研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更新观念,转变行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我组教师的教学质量,使我们的真正成为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动力。
二、工作目标
1、依据园务工作计划及新《纲要》精神,结合我园教研工作的现状与需要。积极开展教学的研究,促使教师在教学上有个整体的提高。
2、以抓实教学活动研讨为核心,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以理论学习为抓手,促进本组教师吸纳、反思水平的`整体提高。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把一日活动做实做细,合理安排一日常规,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幼儿健康、活泼、和谐发展。
4、培养新教师为重点,以老带新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形成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教学,使幼儿园的教学工作真正发挥实效。
三、教研重点
1、深入学习新《纲要》,用新《纲要》精神指导实践工作。
2、增强老师们理论知识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优化原有知识结构
3、鼓励新老师学习说课,愿意向其他教师公开观摩活动,完善自我评价,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及自省能力。
四、内容及措施
1、抓好《纲要》的学习,提高教师素质。组织小班段教师深入学习纲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依据其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及儿童发展的实际,制定计划和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主动发展,加强理论和业务的学习,引领教师用先进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学习有关活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等方面的理论性的文章。开展有关活动的研讨交流,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体现人人参与共同提高的原则,要求教师每人每月完成笔记或反思。
3、通过课堂观察、示范课、展示课、交流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本组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让本组的年轻教师也把她们新的理念带给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本学期主要活动安排:
9月
1、做好迎新生工作,小班重点抓常规训练
2、早操的编排和训练
3、小班召开开家会
10月
1、组织教师学习安全案例
2、早操比赛活动
3、教学常规,幼儿一日常规检查。
11月
1、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充实各区角活动内容。
2、家长开放日活动
3、区域活动组织交流活动
12月
1、检查教学常规和文字材料
2、庆元旦亲子活动
1月
做好学期结束工作
小班教研计划篇2
本学期主要目标
针对本班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学期的主要目标是: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幼儿的一日常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能尊敬父母、长辈,能为集体服务,形成集体观念,使幼儿以此为基础,促进全面发展。
各项常规
1、礼貌常规
引导幼儿在园主动与教师、阿打招呼,离园时主动说“再见”;在幼儿园与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抢夺东西,不打人,做错事要道歉,主动说“对不起”。
2、卫生常规
每天晨检时注意提醒幼儿衣着整洁,小手干净,不留长指甲,并带一块干净的手帕;在餐前,入厕后提醒幼儿洗手;午餐时教幼儿正确使用勺子,不挑食,不边吃边玩,注意细嚼慢咽,注意用餐卫生,不把饭菜弄在桌上,地上。
3、就餐午睡常规
就餐前后知道要排队洗手,吃饭时不说话,也不玩弄勺子、饭菜,吃完后将碗勺放好,然后安静阅读图书,不奔跑。
午睡前知道要先小便,然后在教师帮助下脱衣服,并盖好被子,午睡时不讲话,不乱动,安静就寝,午睡起床时,能学着自己穿衣服,穿鞋子。
4、上课常规
要求幼儿听到铃声立即进教室,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并注意小脚并拢,小手放膝盖上,胸也挺起来,眼睛平视教师,上课时遵守纪律,不随便说话,离开座位,注意养成幼儿积极动脑,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5、课间游戏常规
幼儿在课间游戏时不乱跑乱叫,爱护班内的课桌椅和玩具,轻拿轻放,不随便拿教师桌上的东西,游戏后要将游戏角内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
6、爱护公物常规
幼儿爱护桌椅,不把椅子当马骑,不在墙上乱涂乱画,拿玩具及杯子碗等要轻拿轻放。
健康:
1、逐步适应集体生活,愿意参加多种活动,情绪安定、愉快、身心健康;
2、有初步的进餐、睡眠、卫生习惯,学习基本是你的自我服务技能,学习穿脱衣服,会使用手帕或纸巾,有良好的作息习惯;
3、了解简单的安全保健常识,能根据成人的提醒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
4、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初步掌握体育活动的有关知识和规则,尝试运用多种简单的器械和玩具运动身体,动作比较自然,愿意参与收捡活动。
语言:
1、愿意与老师同伴等交流,有表达的愿望,说话时态度自然,会使用常用的礼貌用语;
2、能安静地倾听成人和同伴讲话,能基本理解日常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应答;
3、能用简单的语言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4、喜欢听故事、朗诵儿歌,爱看图书,初步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社会:
1、愿意参加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愿意和老师、同伴等交往,初步学习轮流和分享;
3、在教师引导下遵守生活常规和游戏规则,初步了解一些社会行为规则,并学习遵守;
4、在成人帮助下学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感受做事的快乐;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
科学: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有兴趣和好奇心,愿意参加科学活动;
2、学习运用感官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乐于探究;
3、初步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发现、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对动植物有 兴趣且知道爱护,愿意亲近大自然。艺术:
1、对环境、生活中的美有兴趣,产生喜爱之情;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在教师的鼓励下,尝试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学习用一些简单方法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如用自然的歌声、简单的动作、易于操作的三至四种打击乐器表现自己对歌曲或乐曲内容、情感的理解和感受;用色彩以及点、线等简单手段和简单工具、材料表现熟悉事物的简单形象、明显特征等。
四、家园联系
1、家长密切联系,主动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情况,同时从交谈中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2、 利用下班时间家访,及时反馈幼儿在家情况。
3、与家长加强平时电话联系,主动及时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幼儿在 园内、园外的各种表现,取得家园的一致性。
4、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
小班教研计划篇3
一、组员情况分析
小班组教师队伍中原有的教师师德良好,工作认真负责,敬业心较强;教师们动手能力较强,在环境布置中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经验,踏实肯干,积极主动性较强。
二、工作目标:
1、带领教研组教师利用原有资源优势继续探索如何创设适宜小班幼儿发展的可支持性环境;
2、带领教研组教师继续开展教学—活动中集体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的实践研究;
3、在教研活动中创设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
三、内容与措施
(一)优势互补 积极探索小班幼儿可支持性环境的适宜性
1、各班继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班级实际情况为小班幼儿创设适宜的可支持性环境,并及时更新,努力做到情境化;
2、创设适宜的自主性游戏环境,通过随机现场诊断发现各班自主性游戏环境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得到自主性游戏水平的发展。
3、继续开展户外体育、墙、生活等相关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以图文形式保留,关注实践中过程性资料的积累;
4、开展“区域环境创设班际互动交流,分享环境创设经验,积极探索小班幼儿创设可支持性环境的适宜性
(二)思行并进 优化背景下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以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帮助教师学习正确分析教材、解读教材、并跟据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师设计、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
2、开展案例分析、说课、现场诊断和参与讨论等不同形式的实践研究,帮助教师解决实践中的困惑问题;
(三)整合资源 多种渠道并行推进帮助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
1、充分挖掘和发挥现有教师队伍中的资源优势,开展新一轮师徒带教活动:实抓培养和检查,提升师徒带教的质量,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2、全组教师围绕课例展开教学反思等自培活动。
3、采用“互动参与”教研活动的形式,激发青年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积极性,让每位青年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敢说、会说、能说。
四、有效组织教研活动
(一)活动前
1、通过网络、理论书籍、实践听课、听取组内教师困惑等多种途径寻找一日保教环节中的困惑并能针对实践中困惑的、矛盾展开 深入学习、思考、实践、反思,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2、预设与本次活动相关的问题,以网络留言、手机短信等形式帮助教师做活动前的知识经验准备,发言稿存档并整理好网络共享;
3、认真撰写教研活动组织方案(方案内容包括:活动、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加人员和活动过程)。
(二)活动中:
1、明确教研目标,紧紧围绕中心议题,不跑题;
2、从实际问题出发,突出重点,步步展开,把控好时间节点;
3、有牵引、有梳理和提升,使困惑得以澄清,为研究下铺垫;
4、引发思考并鼓励教师激活思维、畅所欲言;
5、认真实录教研现场教师的想法、问题以及达成的共识等;
6、注重变化不同的教研活动形式,激发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活动后:
1、布置下次教研活动的思考问题;
2、提出下次教研活动的要求;
3、认真撰写本次教研活动的反思,以改进下次教研活动的组织质量。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做好迎新生工作、布置新环境、抓好环境创设。
2、小班开展“开心宝宝”活动。
3、早操的训练。
4、教学常规和幼儿一日常规、文明礼貌。
5、每月幼儿小舞台表演。
6、普通话练习。
7、《幼儿园指导纲要》学习。
8、开办9月份全园幼儿生日派对。
9、教师基本礼仪学习、礼仪课程培训。
10、亲亲自然教材教学法培训。
11、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大评比。
12、班级家园联系单抽查。
十月份:
1、小班开展“ 一起玩玩具”活动。
2、每月幼儿小舞台。
3、各班加强常规训练、优化幼儿一日活动。
4、《幼儿园指导纲要》学习。
5、普通话练习。
6、开展班级管理交流活动。
7、开办10月份全园幼儿生日派对。
十一月份:
1、组织小班段幼儿活动:卡拉ok比赛。
2、小班开展“秋天到了”活动。
3、每月幼儿小舞台。
4、《幼儿园指导纲要》学习。
5、普通话练习。
6、开办11月份全园幼儿生日派对。
十二月份:
1、开展小班段个别老师公开课。
2、小班段开展“亲亲小动物”活动。
3、每月小舞台。
4、《幼儿园指导纲要》学习。
5、普通话练习。
6、开办12月份全园幼儿生日派对。
一月份:
1、元旦亲子活动。
2、小班段开展“冬天里”活动。
3、做好各项工作总结。
4、普通话练习。
5、教师《纲要》知识考核。
6、教师讲故事及业务考核。
小班教研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纲要和指南精神,以争创先进教研组为动力,本着以孩子发展为主体的思想,在组内开展个别化与思维品质见长的园本特色的讨论,使组员积极参与二期课改实践研究,使组内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学习《纲要》,讨论和领会《纲要》精神,并根据小小班的年龄特点,使个别化能落到每个孩子身上。
2.进行和研究“如何做好孩子活动过程的观察记录”,真正做到促进孩子的发展,并有效地指导教师更好地开展个别化活动。
3.开展活动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孩子与环境的互动,与同伴的互动,使孩子开心、开口、开窍,愉快地游戏。
4.做好孩子“托幼过渡期”的衔接,让孩子顺利地进入小班。
5.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放心、满意,并能参与和支持我们共同做好孩子的工作。
三.分月工作重点:
2、3月
月工作重点
·元宵亲子活动
·开学稳定情绪工作
·研究如何指定班级计划
·讨论个案的拟写
·参与研训一体的实践活动
反馈与调整
孩子的稳定工作比较顺利。重点在制定班级计划和个案的写法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通过学习,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加了研训活动,着重研究观察。
4月
月工作重点
·班级间交流
·班级环境的研究
·近距离的出游
·发放孩子个案(接待家长)
· 参与研训一体的研究
反馈与调整
个案的发放较受家长的欢迎,家长能认真写好反馈。
班级间进行了观察记录的交流,进一步明确观察记录的目的性。
调整:根据非典疫情研究结合活动加强对孩子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5月
月工作重点
·托幼过渡期的环境变动
·参加哥哥姐姐的游戏活动
·迎六一活动
·参与研训一体的研究
反馈与调整
过渡期环境调整孩子适应较好,继续研究对孩子的观察记录,注重研究在小群体活动中对个体的观察和指导。
对“六一”等集体活动进行调整,在班级中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孩子做哥哥姐姐的情感。
6月
月工作重点
·开放家长活动(形式再议)
·资料归档
·参与研训一体的研究
·暑期班
小班教研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能够与时俱进,扎实推进多元化的,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开展专题研究。认真贯彻落实部颁发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和《天津市幼儿园纲要实施细则》,积极引导教师把的思想转变为的行为。在教研组活动中,教师共同研究孩子的行为、共同反思教师的实践,以科研为导向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保教质量,从而推动每次活动的质量,凸显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教研计划。
二、教研目标:
总目标:学习《纲要》,将理念渗透到行为中,并用于指导“如何通过环境创设提高幼儿对数的兴趣”的研究活动的开展。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层次、使每次教研活动做到既充实、又有机动性。充分激发小班组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一致、互相协作,为事业谱写出新的篇章。
具体目标:
1、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和。
2、比较两组4个以内的物体的数量多少。
3、能唱数10以内的数。
4、认识5以内的数字。
5、以“如何通过环境创设提高幼儿对数的兴趣”为开展研讨活动,真正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探索更适合小班幼儿的方法;
6、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共同研讨,引导幼儿从实际生活中出发,让孩子们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
7、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工作要点:
1、变观念,在活动中真正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注重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以及以素质的启蒙为核心,注重奠基性的课改理念。
2、将理念融入日常保教工作中,开展适合小小班幼儿的探究活动。
3、以科研促教研、教研推保教,帮助小小班幼儿在实际生活的环境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在实际中感知,把枯燥的生动化,使幼儿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
4、小小班的教学过程中点数及比较数量掌握情况较好,对数字的认识方面掌握情况较差。下一步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认识数字上,结合实际生活让幼儿从实物到平面、从具体到抽象,把认识数字巩固扎实。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要了解小小班的幼儿对数概念的活动,并寻找幼儿感兴趣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引导。
2、研讨:针对幼儿的需要,本班的3名教师分别对幼儿的活动特点深入了解,进行研讨。
3、定期进行教研活动的开展,分析近一段时间幼儿对数概念的进步与不足,调整今后的方法。
4、认真做好教研的记录,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五、方案的制定:
1、布置教研计划
2、学习数学的目标
3、研讨教研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4、在教学活动中发现的好方法
5、观摩大班的数学教学活动与研讨
6、观摩中班的数学教学活动与研讨
7、观摩小班的数学教学活动与研讨
8、总结本学期的教研活动
以上是我们小班教研的新学期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
小班教研计划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