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是需要结合自己真实感受和经历的,这是提升我们个人思想的关键,一份合格的心得总结,是呈现了你的价值,以下是二十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年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篇1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是小时候我脑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延安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对这个革命圣地也就越来越向往。
7月29日,在民进陈仓支部的组织下,我终于就要到达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了,旅途中,我的心情格外的激动,一种说不清是亢奋、敬重还是虔诚的情绪充满了我的心扉,当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面前时,厚重的黄土高坡,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圣地凝重的气息。我们学习团一行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和王家坪革命旧址、宝塔山、清凉山等,现场聆听了解说员翔实而生动的讲解,我才知道以前从书本和电视上得到的对延安的认识是多么的粗浅和简单,延安的历史和精神是那么的丰饶和厚重。也就是在这样狭孝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个落后、贫穷的地方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没有延安,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
延安的十三年是艰苦的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需要将他发扬光大。我们教师当前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精神吗?当年革命先辈为了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作为教师的我们现在做的又如何呢?
延水悠悠,千年不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有了精神这个法宝,人才变得有精神,事业才会有精神,民族才能更精神。此次延安红色教育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实践、发展、弘扬延安精神的历史使命却远未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我们,为了寻找一种精神而来,带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而走,向着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努力前行。不虚此行,确实不虚此行!在枣园五大书记塑像前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和工作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以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为指
2023年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篇2
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是周年之际,在集团领导的组织下,我们怀着无比崇仰的心情,踏上了赴延安考察之旅。在这之前我们只是在课本和电影上看到过延安,今天我们亲临延安实地考察,心中是万分的激动,延安之行带给我的是情感上的震撼,心灵上的洗礼,灵魂上的升华。将使我终身难忘。现就我的心得略谈一二,请领导评定:
在延安短短三天的时间里,我们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宝塔山等重要党史发生地,瞻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了13个春秋的延安革命遗址,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学习了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刻认识到了延安精神是的党的先进性重要体现;让我亲身感受了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延安人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打败了日伪军的严密封锁,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救中华民族,在当时极为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的精神。
我身为改革开放前沿大都市上海的一名国家公务员,一名坚守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执法岗位,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己就是人们的公仆,我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真正做到江主席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一,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信念。好好工作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增强本领,通过踏实苦干和实践奉献来锻炼自己的意志,磨炼自己的品行,规范执法的行为。我深知:只有面对着社会的惊涛骇浪,体味过生活的酸甜苦辣,保持一颗平静、平和、平凡的心才能锻炼出过人的体能、坚毅的品格,培养出周到细致的办事能力和遇难则上的精神面貌,才有可能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要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向廉洁勤政的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其次,以苦为乐,勇于平凡,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自己。努力学习张思德甘于艰苦、勤于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以艰苦为乐,以学习为友,多思考、多总结、多探索,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努力提高服务本领,力争稳重而快速的成熟起来。
第三,注重细节,脚踏实地,始终如一的去奉献。以张思德同志为榜样,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工作中拒绝浮躁,排除干扰,认认真真的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的完成工作任务。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向他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少说话,多做事,用自己的真心、热心、虚心去工作去奉献。
延安之行使我很难忘的有这样一首诗, 勿忘延安,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勿忘延安,这是一种缠绵绵的情感,勿忘延安,这事一个响铮铮的答案,通过我决心以新的姿态、新的行动开拓创新,充实人生,将延安之行作为一个转折,为党、为人民、为药监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2023年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篇3
延安,是红色之火的发源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延安精神就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在为解放中国的斗争中,在陕北延安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它继承发展了长征和井冈山精神,使之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延安精神没有过时,也就是说它在现时代仍然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通过十年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延安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振奋民族精神,光大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
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延安精神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我们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延安精神不仅不能丢,而且要大力提倡,大力弘扬,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精神动力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多少年过去了,延安仍是人们心中的灯塔,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毛泽东思想永存,为人民服务万岁,延安中央大礼堂雄壮的"国际歌"声响彻四方。延安精神,照耀着后人奋力前行。
2023年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篇4
从延安市出发,沿210国道向东北方向大约行进70公里,我们到达了延川县的文安驿镇。从文安驿继续往南,沿着一条新建的柏油路向山里大约又行进5公里,便到达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梁家河村。
在知青们当年住过的一孔土窑洞的墙壁上,我们看到了当年和村民们、知青们留下的合影。照片上的略显单薄,但在每张照片中他总是快乐地笑着,笑得那样开怀。看来,物质生活的贫乏终究阻挡不了精神世界的光芒,有梦想就不会被眼前的苦难所吓倒。后来谈到在陕北7年工作生活经历时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吗不干?”
7点,天色已晚,我们赶到宝塔山,面对宝塔,我们重温入党誓词,心潮澎湃。接着,观看宝塔山灯光秀,体验炫彩延安。
次日,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和枣园革命旧址。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回顾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历程,并合影留念。在王家坪旧址,聆听了中延院教授现场授课:《毛泽东与毛岸英感天动地的父子情》。在枣园,聆听中延院教授的《白求恩与白求恩精神》。
参观时,听现场解说员翔实而生动的讲解。很是感慨。参观完,再次回到延安基地,举行结业仪式,全体起立,高唱国歌,然后所有学员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红色教育队旗上签名。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没有延安,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
延水悠悠,千年不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有了“精神”这个法宝,人才变得有“精神”,事业才会有“精神”,民族才能更“精神”。此次延安红色教育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实践、发展、弘扬延安精神的历史使命却远未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我们,为了寻找一种精神而来,带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而走,向着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努力前行。不虚此行,确实不虚此行!
2023年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篇5
10月22日,由省保安协会组织的全省金牌保安员延安红色教育学习活动,在公司的全力支持下,我有幸来到了心中久仰的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的5天时间里,通过对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和南泥湾、黄帝陵、秦兵马俑、华清宫、明城墙、壶口瀑布等地实地参观学习,深切感受了延安时期那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领略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故园,是催生新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扭转历史乾坤、开创崭新纪元的时期。延安精神,体现了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延安精神,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不仅包含“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同时还包含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面对新时期新任务,作为一名安保人员我应该如何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
一、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讲政治、有信念,做政治合格的安保人。
二、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讲规矩、有纪律,做执行纪律合格的安保人。
延安时期,中国革命的特殊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更为凸显。1938年10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指出:“党的纪律是带着强制性的;但同时,它又必须是建立在党员与干部的自觉性上面,决不是片面的命令主义。”遵守党的纪律,维护中央权威,不仅体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保持一致,更要落实到我们每个人平时的一言一行中。
三、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安保人。
古人云:“德为立国之基”、“德为才之帅”。德是人的根本素养,评价一个人是否合格,“德”始终居于第一位,大德、公德、私德缺一不可。大德即政治品德,公德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私德为家庭美德。做一个品德合格的安保人,就要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确人生价值观,时刻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警示自己,择其善者而从之,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四、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讲奉献、有作为,做发挥作用合格的安保人。
“讲奉献、有作为”,强调的是履职合格,就是要求我们要自觉践行党的宗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延安时期,人们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负着重担向前。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担当、奉献、实干、作为”的精神,延安革命根据地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新时期,对每一个人来说,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就是最大的奉献。无私奉献,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就是要立足岗位创新思维,敢作敢为,真抓实干,在促进公司文明建设中做表率、当先锋。
2023年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篇6
6月6日-10日,在民革淄博市委会组织下,我们一行40余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接受了一次庄严的红色教育洗礼。大家先后参观了梁家河、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感受了中国共产党曾经历过的那些峥嵘岁月、艰难险阻;感受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忠诚。通过瞻仰遗迹,缅怀先烈,感受当时艰苦的环境,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见识毛主席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宏图大略,欣赏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光辉业绩……肃然起敬、感慨万千。
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创造出以小克大、以弱胜强的人间奇迹,把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带向了民族独立、逐步富强和全面振兴的崭新时期。
在革命圣地,触碰历史,回首过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德和家国情怀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对新时期民革人的责任和担当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
一是政治信仰必须坚定正确。苍松环抱,依山耸立的中央大礼堂后墙上的标语“同心同德”四个字,告诉我们老一辈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了民族解放大业结下的革命友情,睹物思人、抚旧思新,深感继承传统的责任重大、开拓创新的使命光荣。 当前,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光辉道路上,作为新时期的民革人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同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切实提高政治把握能力,不仅自身把握好,而且引导带领我们的党派成员坚持这种政治信仰,只有解决好方向问题才能走得稳、走得远。才能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二是参政议政必须积极主动。随着我国“四个全面”“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对我们有新的考验,特别是我市正处在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也注定是一条漫长、艰难的道路,既非一朝一夕之功,也绝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更需要我们新时期民革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责任担当,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长期努力,积极参政议政,主动建言献策,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讲好淄博故事,讲好民革故事,以达成思想上的共识;把参政议政作为一种职责和使命,切实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着眼大局,服务中心,注重收集各界对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的制定与实施的意见建议,针对一些我市出现的带有全局性、倾向性、动态性、苗头性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2023年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篇7
9月20到25号,自己很荣幸参加了由县委组织部组织的为期六天的延安之行。听了贺海伦教授讲的延安十三年、去到了宝塔山、凤凰山、杨家岭、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梁家河这一个个之前就熟悉的地名,观看了《延安保育院》。除去路上的两天,四天的学习观摩,设身处地地了老一辈革命家奋斗过的地方,一个个生动故事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延安精神从革命时期到现今,仍然指引着我党不断向前迈进。
从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中国革命视野由挫折走向胜利的十三年,是毛泽东思想日益走向成熟、丰富发展的十三年,是延安精神孕育形成、发扬光大的十三年。延安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孕育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贺教授讲的一个故事深深感触着我,一天,我们的革命同志看到毛主席裹着被子在炕上看文件,以为他生病了,就问他怎么了,主席指了指晾在边上的棉衣,说棉裤湿了,就裹着棉被看文件,当这位同志让警卫员去给主席领一套新的棉衣时,被主席拒绝了,主席说,现在我们条件那么艰苦,我不能搞特殊化。一件棉衣虽小,但革命领导人艰苦朴素、以身作则的精神,让我们深思,联想到今天,是有革命先辈用鲜血才换来的我们今天幸福生活。就像周总理说的,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宝塔山之行,唱着那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参观了杨家岭、王家坪、枣园革命旧址,走进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居住和工作过地方,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丰富的人物模型、沧桑的历史图片、生动具体的文字介绍,给同志们再现了革命延安的生产、生活、战争、文体情况、听着讲解员的讲解,看到了当时保卫人员用的步枪、干粮袋、背包等,还有当时为了打破日军及国民党政府对延安经济封锁,我党为了生产自救开展生产运动时用的棉花纺车、农具等。
2023年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