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心得从而使大家在接触到新鲜事情后都会产生不少想法,只有在不断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境界才会有所提升,以下是二十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习漳州110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学习漳州110心得体会篇1
人民警察,和平年代最具危险的神圣职业;
人民警察,新时期最具奉献精神的英雄群体。
你属于形形色色没完没了的现场,你属于厚厚薄薄没头没尾的案卷;你属于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的警笛,你属于由天安门、长城和橄榄枝构成的庄严国徽。
一颗火热的心总是深藏于冷峻的外表下.你挟带着一柄扬善惩恶的利剑,奔走在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上。
你选择的是一种维护稳定秩序的生活,需要一种与挑战与生俱来的耐心,这耐心与职责熔合,锻造出一种叫平安的氛围,献给群众。
寻访、摸排、思考;伏击、审讯、追踪……
品味着那上岗时不期而至的冷雨,呼吸着冬夜无孔不入的寒风,你的脸上,总是流露着倦意的憔悴;你的眼中,总是那带着血丝的失眠。
你总是在一个又一个无月的夜晚,将身体与大地融为一体,将心和耳贴紧夜幕,你听到了父老乡亲那酣畅的鼾声和香甜的梦呓,但你警觉的双耳如雷达,捕捉的却是那一串流窜了很久的罪恶足音是否在向善良和无辜逼近……
也许就在今晚,罪犯又将导演一场惨剧,等待着你的又是一场短兵相接的肉搏,抑或一串较量的枪声。
曾几回,你的背后是尖刀,胸前是枪口。黑暗在你夜归的路上阴险地设置了包围。你无畏的笑声却让黑暗中的阴影胆战心惊,那慌乱的脚步和夜色一起逃遁……
铐住罪恶的黑手,你披着微熹的曙光回到警营,虽然今晚的电视荧屏,会有一条关于你的“警方行动”现场播放,但你委实顾不上瞄上一眼,因为你累得只想钻进久违的梦乡……
你总是那么天真、那么执着,期望一场酣畅的讯问,讯问时那子弹般射出的语言,揭开了一道道丑恶的黑幕;期望一腔谆谆的告诫,告诫里那烈火般燃烧的真情,能灼热一颗颗冷酷的灵魂。
你朝着人间幸福的方向,发出一声声情与法的警示;你捧出太阳般的心,托住永不倾斜的公正的天平!
在你的脑际有一种向往,叫做天下太平;
在你的心海有一种追求,叫做百姓安宁!
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向往,这是一种无怨无悔的追求,如同一颗参天大树,在你脚下泥土中生长,你用热血浇灌它开花,你用希望期冀它结果。
为此,你那并不高大的身影,总是不知疲倦地穿行在春夏秋冬,时刻朝着心中的神圣目标,勇往直前……
而生活这本书总是不尽如人意,总有一处处令人为之心痛的笔误,总有一段段令人为之心颤的残缺。
而你就是一个无情的“枪手”,罪犯绞尽脑汁编撰的,正是你深恶痛绝删去的虚假段落;罪犯费尽心机剽窃的,正是你千方百计保护的原创情节……
在你用一个个平凡而忙碌的日子串起来的故事里,频繁地使用了忠诚这个字眼,频繁地出现了正义这个主角,频繁地推出了法律这道时代背景。
而你用青春与热血谱写的每一页文字,都在天地间彰显一个永恒的主题: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学习漳州110心得体会篇2
在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福建省“漳州110”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1月10日,“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福建省“漳州110”“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漳州110”先进事迹的4个短片。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为“漳州110”代表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牌和证书。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雷东生,公安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冯延,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邢善萍,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田湘利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发布仪式。漳州市委市政府领导、漳州市公安局民警、社会各界代表参加“漳州110”分会场活动。
学习漳州110心得体会篇3
“每当想到眼前的千军万马,在不到一百年后都会化为烟云,我就忍不住感到一丝悲凉。”在了解到福建省漳州市“漳州110”的历程后,不知为何想起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这一感叹。
也许是因为,在国外不时传来战乱消息的时候,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一旦有什么困难,遇到什么麻烦,总有一个电话可以打通,有人会在几分钟内赶到你身边。这种安宁,来自人民警察,这支和平年代流血最多的队伍。
纵观“漳州110”29年的发展历程,从中央到地方获誉无数,“漳州110”用457位民警0违纪捍卫了这份荣耀。身处这样一个群体,近距离听到许多故事,有些惊心动魄,有些感人至深,更多的是平凡坚守。
无论你曾在什么样的岗位,有什么样的经历,都能从所见所闻中汲取营养,将所学所感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有这样一个地域上的便利,是一种幸运,身为漳州公安的一份子,也由衷令人感到自豪。然而,在参观见学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漳州110”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的前身--治安巡逻中队条件非常困难,人员装备极其匮乏,一度面临被分流解散的危险,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它触底反弹,走到今天?
有一本书,两种植物,三句话,也许能解答这个疑问。
一本书
前段时间路过一个书摊,看到十几年前出版的一本散文集《我们仨》,封面和从前一样朴素,意外它仍摆在很显眼的畅销书推介处,翻到最后一页,它的刊印数已经从第一版的几十万册,到现在的650万册。这本回忆性质的文集,从头至尾皆是平淡的笔触,读过的人无不认同书中所表达的真情实感。这本书多年来广受读者欢迎,正好印证了作者杨绛在书中的一句话:“精神不死,灵魂不灭。”只要一个人、一件事所蕴含的精神有价值,能带给人启发,能鼓舞人心,那么这种精神就会开枝散叶,代代相传,“漳州110”正是如此。
这些年来,“漳州110”这支队伍出现的英雄和模范,用言传身教给它写了一本书。虽然这本书未曾印发,但它带来的精神能量已流传下来,势必会每年为队伍注入的新鲜血液。
两种植物
岁寒知松柏后凋。今天来看,“漳州110”并不是昨日黄花,而是常青松柏。在那个时期,有许多地方的经济条件、硬件设施优于漳州地区,“漳州110”脱颖而出,成为了公安部向全国推广的标杆。风霜岁月的打磨让它历久弥新,在今天又一次成为各级各地公安机关的学习模范。这其中必然有不可取代的精神,不仅有价值,还能时刻、长久为每一位民警提供精神支撑。
?学习强国》在一则节目中介绍了西藏高原的两种植物,一种是鼠曲雪兔子,生长在海拔6100米的高处,另一种是古老生物拟南芥,已经生长10万年。在那样的高寒地带,依然有植物能长久地傲立于天地之间,以至成为高海拔极寒地区的植物范本。
不怕高处不胜寒,只为一览众山小。反观“漳州110”,正像这两种凌寒生长的植物,迎难而上,愈挫愈勇,这种精神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让它在时代变换中始终保持生机,变挑战为机遇,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带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漳州110”不仅从谷底爬出,还登上了山顶,饱览眼前无限风光。
三句话
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一位学者到各处演讲时常提到三句话:“功不唐捐”“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今日的努力,必有将来的收成”。这三句话,很好地为“漳州110”的发展过程作了一个概括。
“漳州110”报警台建立初期,迫切要解决的难题是怎样在辖区治乱安民,改变老百姓对警察的差评,根本没有想到会在几年后成为全国的示范。民警从小案件、小警情、小细节、小事情做起,靠着几件简易的出警装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为了履行“四有四必”承诺,舍小家为大家,克服无数困难,一次次地践行付出让110成为群众的应急首选,逐渐赢得地区群众的广泛赞誉,进而获得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直至全国的热烈响应。
不问前程,但行好事,丰收的成果来自千山万水的辛勤跋涉,荣誉的城堡由汗血点滴砌成。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求证,“漳州110”精神在过去、现在、将来,都将正面对每个民警、整个队伍以及社会大众产生不可估计的能量。
学习“漳州110”,我们要知其历史,也要知其未来之使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传承发展。只要我们真切领会“漳州110”精神的实质,做到知行合一,一以贯之,那么“漳州110”的内涵就会不断丰富。
学习“漳州110”,每一个民警不仅要身体力行,更要信步前行。
学习漳州110心得体会篇4
漳州110正式摒弃“有警必处、有求必应”,非警务不再授理
对于中国基层一线民警而言,有一个神奇的存在:四有四必!
即:“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
特别是最后的“有求必应”,是神一般的存在!毕竟,对于中国人而言,通过中华古典神话及《西游记》电视剧,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这个“有求必应”即使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不敢夸这个海口的。
可是,漳州110却夸下了这个海口!
然后就是中国一线民警的梦靥的开始。无论是什么样的报警,他们都要处理,无论是什么样的“困难”,他们都要帮助,无论是什么样的“险情”,他们都要去救,无论是什么样的求助,他们都要答应还要做到!
特别是现在,又出来一个“百分百满意率”,更要“有求必应”了!
所以,基层一线民警因为给报警人取门钥匙而攀爬高楼而摔下死亡。所以,基层一线民警因为几毛钱的报警而浪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去做双方工作,最后往往是民警出钱让当事人满意。所以,才会有打110报警让民警给他送擦屁股的纸,所以才会有人报警让民警给他看孩子,所以才会有人报警要求民警开车送他去某个地方,所以才会有人报警要求民警为他所享受的特殊服务买单......
当然,更多的人报警要求民警买早餐。
1996年,福建漳州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开始把原来单纯的刑事案件110“匪警”电话,改为报警服务台;并公开对社会承诺:“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1997年,浙江省开通110。
然而在2003年5月公安部出台的《110接处警工作规则》和浙江省随后下发的实施细则中,却均没有把“四有四必”作为法定职责列入其中。
?规则》明确,110报警服务台的职能主要有3项:受理公众紧急电话报警;受理公众求助;投诉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现时发生的违法违纪或者失职行为。
其它如南京警方更是直接把这个“四有四必”完全剔除。
110的第一职责是打击和防止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碰上“急、难、险、重”的社会求助,警方也必须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如果警方大量使用超出110受理范围的处警,会直接影响110基本功能的发挥,更是让基层一线民警陷入极度疲惫的险境之中。
今天,有一条来自漳州公安的重大的消息,漳州公安竟然开始全面摒弃“四有四必”,开始非警务报警分流了!
据“漳州110”公众号消息非警务问题谁解决?7月1日起职能部门更明确!漳州公安自7月1日起,终于不再授理非警务报警了!
这是一条好消息!因为漳州毕竟是“有求必应”的诞生地,漳州把“有求必应”打入垃圾堆,意义重大,或许标志着困住全国基层一线民警的“有求必应”会真的寿终正寝!
推文中说:根据漳州市公安局、漳州市司法局和漳州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中心印发的《漳州市公安110非警务事项与12345、12319、12348三个平台对接分流实施方案》、《人民调解与110非警务事项对接分流机制实施方案》、《漳州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对接110非警务事项分流处置方案》规定,自2019年7月1日起,漳州市正式启动公安110非警务事项与12345、12319、12348平台对接分流机制。
所以,此后噪音污染、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婚恋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租赁纠纷等非警务报警求助,漳州警方不再授理,而是分流到12345便民服务平台和12348司法行政平台调解处置。
让其它政府机构、机关承担他们的职责,而让警察从大包大揽中退出,这才是“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
漳州警方强调:“12345,服务找政府;公安110,为民保安宁。”世界那么大,社会有分工,“找专业部门解决专业问题”。没有哪个部门能完成所有部门的工作,各个单位和部门只有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这才是科学的话、人性的话、负责的话、务实的话!
学习漳州110心得体会篇5
两小时破获电动车盗窃案,将三辆电动车归还失主;半小时抓获持刀砍人嫌疑人……1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漳州110”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厅举行。
快,就要在细节上做文章。“要我们这帮人来干什么,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只要一个电话,第一个到现场的就是我们!”“漳州110”第三任大队长许佳介绍,为了节省30秒出警时间,民警不脱衣服睡觉,改跑下楼为顺着铁杆滑下楼。
快,就要在改革创新上找思路。1996年5月,“漳州110”创新探索“路面巡逻+接处警”工作模式。2016年7月,“漳州110”又根据面积、人口、警情数量等要素,把漳州市区45平方公里细化成11个警区,每个区域全天候24小时保持路面巡逻执勤。2017年,“漳州110”组建了图侦专班……“老百姓关心的,是破案后能否挽回损失?老百姓有需求,我们要持续突破实践。以前,你报警我出警。现在,出警的同时,后台图侦中队同时启动侦查。有时候,群众还在做笔录,被窃物品就已经找到了。”“漳州110”大队长黄海强感叹,在此之前,行业里几乎没有巡警与图像侦查技术相结合的先例。但“漳州110”民警不怕困难,持续攻关,捍卫“人民的保护神”的美誉。
三十年间,“漳州110”先后推动6次重大勤务改革,成立110合成作战中心,打造全链条快速反应机制,不断推动“漳州110”警务的转型升级。
更快更灵,还要练好“最强大脑”。节目现场,主持人现场连线“漳州110”图侦中队的何煜晖,随机抽考一个摄像头,何煜晖就能回答出摄像头所在位置和周围商铺。“要熟,就要练。每个季度,我们都会为队员准备‘考题’,通过一个模棱两可的街道画面,判断照片中的位置信息。”何煜晖笑道,“最强大脑”背后离不开日常的苦练。民警没事就“上街找练”。如今,“漳州110”的200多名队员几乎都是漳州的活地图。
视频短片里,400多面锦旗悬挂在“漳州110”事迹展览馆大厅。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暖心为民的故事。“我小时候就知道,有急事就要找110。朋友来漳州玩,不管是凌晨几点,有保护神在,我们就不怕。”漳州“90后”王浩峥说,“漳州110”神兵天降的样子,很帅!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如今,“漳州110”的精神和模式,由公安延伸到政府,延伸到基层,延伸到群众,引领创新出“民生110”“民间110”“社区(乡村)110”等一系列品牌,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辐射到各行各业,引领带动政府职能部门加速转型升级。在“漳州110”的带动下,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已经出现。“戴着红袖标,我们村干部心里就多了一个念头:当好人民的保护神,绝对不能给红袖标抹黑。”“乡村110”代表叶伯群在节目连线中说。
节目最后,“漳州110”大队长黄海强为群众展示了不同年代的红袖标。民警执勤的时候,已经穿上了警服,为什么还要戴红袖标?“这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黄海强坚定地说。
台下,早已掌声雷动……
学习漳州110心得体会篇6
漳州110先进事迹1
在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福建省“漳州110”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福建省“漳州110”“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漳州110”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漳州110”成员代表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牌和证书。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福建省委有关负责同志和“漳州110”成员代表参加发布仪式。
漳州110先进事迹2
“漳州110”是群众对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的简称,于1990年成立。30余年来,“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这句俗语在漳州口口相传。
漳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黄跃欣介绍说,1990年,“漳州110”引领全国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开创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先河。8月,公安部在漳州召开现场会,面向全国推广其先进经验。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漳州110”成为漳州人民心中“工作最苦、坏人最怕、百姓最爱、形象最好”的先锋警队,更成为了人民警察队伍的标志性品牌,被誉为“人民的保护神”。
“漳州110”经历几次重大改革,19建立全天候巡防网络,变“坐等接处警”为“就近接处警”;实施巡指分离;构建“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如今探索多警种联合作战机制。忠诚使命、止于未发、更快更灵、共治善治的时代特征熠熠生辉。
“漳州110”探索构建“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以来,实现第一时间减少群众受到伤害、第一时间找到报警渠道、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第一时间高效依法处置。漳州市每个时段同时有63个警组、335名警力“动中处警”。
今年1月1日起,漳州市公安局110合成作战中心与合成作战警务新机制试运行初见成效,已研判破案15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6名。
漳州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副主任张骏昌表示,目前漳州城区警情5分钟内到场率达80%以上、10分钟内到场率基本实现100%,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漳州110先进事迹3
“人民的守护神”
在“漳州110”事迹展览馆内,三面锦旗颇为醒目。它们中,两面来自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而摆在最前面的,则来自一名普通受助群众,上面绣着“人民的110”几个大字。
对“人民”的珍视体现在每个细微之处。队伍的功勋荣誉墙上,400余面老百姓自发送来的锦旗被高高悬挂于展馆顶部,寓意着“人民至上”。
这是队伍一以贯之的精神。6月,在接到指挥中心指令称附近一小区民居起火后,入队不久的民警徐毅和陈超2分钟内赶到现场,面对无人应答的铁门,陈超一咬牙,硬生生拉开门上的钢管破门而入,将火扑灭。
徐毅说,尽管陈超的手被钢管割得鲜血淋漓,整个救援过程很危险,两人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漳州人民已经习惯遇到困难就拨打110,这是沉甸甸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肯定。”
队伍成立以来,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大到徒手夺刀、飞檐走壁救下轻生女孩,小到送迷路老人回家、为市民找回失窃的电动车……当地百姓津津乐道的故事里,总有这支队伍的影子,“漳州110”因此被称为“人民的守护神”。
“30多年来,手段在变,队伍在变,但‘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不会变。”“漳州110”现任大队长黄海强说,围绕人民所需,为群众创造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活体验是“漳州110”长期追求的目标。
漳州110先进事迹4
警察故事:队伍里的他们
“漳州110”成立之初,仅靠7名民警、3支枪、1辆三轮摩托车,就在两个月内处理了上百起警情,“送孕妇上医院”“护送女工下班”两件求助警情引发了“漳州110”服务精神的萌芽。如今,“漳州110”发展到9个中队、240余名警力。“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的新时代“漳州110”精神根植在每个“漳州110”人的行动之中。
“漳州110”的孩子
2月5日,“漳州110”原副大队长张志民刚回家度寒假,顾不上与家人团聚,便主动请缨护送一名重病民工返乡。
未料在高速路段车辆发生故障,司机将车辆靠边抢修时,身着警服的张志民主动保护下车休息的群众安全,确保道路畅通。约过了十分钟,一辆吉普车飞驰而来,将张志民撞飞数米远,当场壮烈牺牲……年仅29岁的他用宝贵生命践行了赤诚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承诺。
张志民同志走后,留下了年仅3岁的遗孤张钊。20多年里,一代又一代“漳州110”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传承接力、关心爱护着张钊,用集体的力量温暖孩子弱小的心灵。
如今张钊已长大成人,,他毅然传承父亲遗志,接过父亲的枪,成为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张钊说:“我感觉父亲的形象慢慢地变清晰,我可以离他越来越近,看到了一点他的样子。”
“再快一秒”
“漳州110”在初创时期实行不脱衣、不脱裤、不脱袜“值班三不脱”,接警后,值班民警直接从三楼顺竹竿滑下,为出警挤出宝贵30秒。
“漳州110”民警林泽斌讲述了令他难忘的故事:三伏天的中午,警校刚毕业的他和中队长王建龙处理完一起纠纷,渴得不行。路过岗亭时,他接了一大杯水,“咕咚”一下喝完,要再接水时,却被中队长拦住了:“解渴就好,别喝多,万一待会上厕所时警情发生,可是要耽误几十秒。咱们的一秒,可能就是人民群众生与死的时间差啊!”
漳州市诚亿地产负责人王浩铮对此也深有感慨,他说:“我曾因一件紧急事情拨打了110,报警后我心中烦闷,点了一支烟,让我没想到的是,不到半根烟的功夫,110民警就来了,让我真切感到什么叫出警神速。”
漳州110先进事迹5
是“漳州110”成立30周年。30年来,漳州“110”一直行走在为人民服务的大道上,成为“人民的保护神”。
在“漳州110”事迹展览馆里,有三面绣着“人民的110”的锦旗:一面是受助群众送的,一面是福建省委省政府颁发的,一面是国务院授予的,三面旗帜真实地展现了“漳州110”的为民初心。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漳州110”民警。“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人民的保护神”“人民卫士,一心为民”便是人民群众用来形容“漳州110”的话语。
更快、更准,造就更强。“漳州110”初创时期,实行不脱衣、不脱裤、不脱袜“值班三不脱”制度,为的就是出警能更快一秒。30年来,快速反应是“漳州110”的生命线,再快一秒成为“漳州110”始终奋进的动力。
“快速反应、热情服务”已成为“漳州110”的标签。近年来,他们坚持网格化、全天候巡防接处警模式,构建精准的巡防机制。在漳州市区主城区时刻保持16个梯队32名警力在街面巡逻接处警,县城区由巡特警反恐大队承担24小时全天候接处警和巡逻防控任务,最大限度将警力摆上路面。
近年来,“漳州110”还从百姓“需求侧”出发,从公安机关“供给侧”入手,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活体验。“漳州110”勤务机制转型升级为“主动预警,精细布警,多维接警,动中处警”和“智能化指挥、精准化服务、标准化执法、专业化建设”的“四警四化”现代勤务机制。20底,组建110合成作战中心,从“快派快处、快破快挽、快督快结、快奖快惩”8个方面入手,打造主责主业全链条快速精准作战体系,推动维稳安保、社会防控、打击整治、执法规范、队伍管理全要素创新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持续推进现代警务模式成熟定型。
漳州市12个县(市、区)全面实行“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以来,全市巡特警年均接警11.38万余起,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800余人,现场抓获率不断提升。“咱们的110,随叫随到,真灵。”漳州市民吴全富点赞。
打铁先要自身硬。“漳州110”成绩斐然:每年群众满意率均达100%;警队43批次520人无违法违纪;114人次立功受奖,49次获得省部级以上集体表彰,涌现出全国公安英雄模范6人次和一等功臣6人。
在“漳州110”精神的感召和带动下,漳州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呈现新局面,辐射引领出共治善治新格局。设立“反诈110”,健全完善反诈骗智慧信息系统;成立“交通110”,与城管部门联动,共同负担抢险救灾、应急增援等任务;建立“民生110”,推动64个市直部门联动公职,最大范围回应民生诉求;创立“民间110”,研发推广“芗里芗亲”app,汇聚28万志愿者力量,开辟专群结合的新路子。
学习漳州110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