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失败的深刻思考,是在挫折中找到重新振作的动力,当自己的生活中经历了不同的感受之后,都是需要进行心得体会的写作的,以下是二十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练自行车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练自行车心得体会篇1
以前,我看见院子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骑自行车无比轻松自由,我羡慕极了。可是光羡慕又什么用呢?今天是个阴天,没有太阳,也没有下雨,正是骑自行车的好天气。我推着自行车拉着爸爸来到门前的空地上,让他教我骑自行车。
爸爸先教我骑在自行车上掌握平衡。他把我扶上自行车,等我坐稳了,就扶着我想前行。可是,这自行车龙头偏不听我的使唤。我想往东它就往西,我想往左它就往右。没几下我就从自行车上摔下来,摔得人仰车翻。就这样上上下下,我不知摔了多少次,摔得我脚青手肿,我真不想受这份苦罪了。可我又想起了我们学过的课文《爱迪生》,爱迪生有一次做实验时,硫酸差一点儿把他的眼睛弄瞎了,但是他没有动摇,依然坚持做试验。我怎么能受一点儿轻伤就泄气呢?一定要紧咬牙关坚持下去。我按照爸爸所讲的:要做正要挺胸收腹;心里不要慌;眼睛要看正前方……这些方法去做,果然有效——很少摔下来了。骑了几圈,渐渐地爸爸松开了紧握我的手,我也放大了胆子。
我轻松自由的骑了起来,掌握住了平衡。
接着,爸爸又教我上车。他叫我先把自行车推到斜坡上。抓住刹车,右脚踏右踏板,然后放刹车,车就会滑一段时间,趁着自行车正在滑行的正段时间,脚向上一蹬,就坐了上去。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去做,可没想到摔了个狗啃泥。爸爸连忙跑过来把我扶起来,说:“没有关系,要知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听了了爸爸的这番话,又继续学了起来。我练了好多次可是都摔了下来,但是我不怕苦,依然奋力练习。……不一会儿我不但学会掌握了平衡,还会了上车。
我骑着自行车在院子里绕圈子,一圈、两圈……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啦!现在我终于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的道理了。
练自行车心得体会篇2
每天,我见别人都骑着自行车兴高采烈地自己去上学,而我总是步行前往,他们都嘲笑我,就连路边的花草树木也在嘲笑我太笨,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
放学后,我恳求爸爸教我学骑车,爸爸爽快地答应了。他两手扶着自行车的后尾叫我骑在上面,可是我却不敢,因为我怕摔着,这时,爸爸给我鼓劲:“孩子,别怕,坚强起来!把一切困难看淡,只要你勇敢面对,困难就会退缩的。”这时,我被爸爸的说的这句话所提醒,有了自信。于是,我鼓起勇气向前看,脚用力蹬,上了车,走了一大段路,我回头看爸爸,只见他汗流浃背,就对爸爸说:“爸爸,你还有事,先回家吧!我自己在这练就行了。”爸爸走了,只剩我自己了,我骑上自行车,骑着,骑着,一不小心,摔在了一个没有水的坑里,我觉得好痛好痛,低头一看,胳膊和膝盖都流血了,我想哭,但我仍记得爸爸说的话,于是,又把车子推上岸去,心里暗下决心:我就不信学不会,中午,我一定要骑着车回家,即使一下子不能成为骑车能手,但也要为我自己争气,汗不能白流!摔了一跤,又一跤……但我就是不倒下,两个小时过去了,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我兴高采烈地回家了。爸爸见我敏捷而又灵活地骑着自行车,高兴极了。上学时,同学们都对了伸出了大拇指,对我刮目相看了。
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肯下功夫,迎着困难上,不做困难的俘虏,就能够成功!
练自行车心得体会篇3
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让我从中获得了启示。但是,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学骑自行车这件事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妈妈给我买了一辆我盼望已久的自行车。看到自行车,我再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上了车,想骑得飞快呢。可是,我刚上车,却不知道如何前进。经过反复练习,我终于知道如何启动车了。但是,如何掌握骑车时的平衡呢?不会平衡,骑车的时候将会东倒西歪。启动车之后,刚蹬了几圈,车就开始摇晃,无论我怎样掌控,也不能使它平衡。最后,因为无法平衡,我重重地从车上摔了下来。但我忍住疼痛,爬起来继续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不知道摔了多少次,最后,我实在受不了了,丧失了学骑自行车的信心。这时候,站在一旁的妈妈鼓励我:“孩子,失败成功之母。只要努力,一定就会有收获。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勇气又回来了。我深吸了一口气,又一次上了自行车。骑在自行车上,总骑不稳,自行车歪歪扭扭,有几次我都差一点摔倒,我也没有放弃。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经过再次的反复练习,我终于会骑车了!我真高兴啊!我又绕着花园骑了好几圈,骑着骑着,我再也不用妈妈在旁边跟着跑了!我骑得越来越稳,最后,妈妈跑着也追不上我了。
通过学骑车这件事,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因为有句话说得好,“人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也曾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所以说,信心最重要,如果没有信心,将会一事无成。
练自行车心得体会篇4
一个寻常周日,家住北京的小伙刘煜像往常一样约上几个朋友打网球,从晚上8点一直打到球场闭馆。运动之后,他还会步行将近两公里赶夜班公交回家。“紧绷的肌肉在运动结束后会慢慢放松,我喜欢运动带来的舒展。”刘煜说。
精瘦的身材,利落的短发,热爱运动的刘煜,平时喜欢网球和徒步,但他最喜欢的还是骑行——“骑行是一种不断重复的耐力运动。有人可能会觉得枯燥,但我的很多人生困惑,都是在骑行中获得答案的。”
从校园出发
刘煜从小就喜欢运动,但进入大学之前,他并没有接触过骑行运动。他的骑行之路,是从大学校园出发的。
那是2008年的秋天,刚上大一的刘煜在北京大学社团招新的展台中,被自行车协会吸引,“当时觉得自行车协会的师兄师姐们看着非常阳光健康,又听他们讲述了骑行的故事,瞬间吸引了我。而在那之前,骑车对我来说不过是代步的方式。”
不久之后,刘煜便开启了自己的首次短途骑行,从北京大学出发,一路骑行到郊区。那次骑行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但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让刘煜从此爱上了骑行:“个人和自然融为一体,那种感觉太棒了!”
2013年,刘煜踏上了自己的第一次长途骑行之旅,“想用浪漫的方式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一个句号。”这是刘煜当时的想法。2400多公里的路程,从四川盆地出发,穿越横断山脉,进入青藏高原腹地。途中还会遇到体能、车况、路况、天气等各种各样的困难,没有坚强的毅力,是不可能骑下来的。
而野外穿越,还需要在自行车后座驮着很重的行李,这也加大了骑行的难度。然而到达终点的那一刻,刘煜坦言,一路上通过努力和意志力克服艰难,让他收获了真正的自信。
结交了朋友
从2013年到2018年,刘煜累计越野骑行超过1万公里,翻越了55座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其中15座海拔超过5000米。“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都成为骑行路上可触的体验,并转化为内心的快乐。”刘煜说,骑行吸引他的,还有沿途中的人文感受。
沿途遇到其他骑行者,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给对方加油鼓劲。有时候刘煜在路上遇到爆胎的情况,路过的骑行者即便素不相识,也会停下来帮忙。有的骑行者甚至会把自己带了几千公里的全新内胎送给需要的人用。
2017年的青藏线骑行途中,刘煜的车胎被扎破了,那时距离当天的目的地还有30公里。临近傍晚,刘煜又没有带气筒,在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只能一个人坐在路边,面对着无边无尽的高原无计可施。“正郁闷着,骑友安大爷骑到了我面前,他帮我补好了胎,我们一起赶着天黑到了目的地。”此后,刘煜和安大爷结伴而行,一起翻越了唐古拉山,最终到达了终点拉萨。
“在骑行途中会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骑行到一个地方时,经常会有当地的村民邀请我去家里作客,有时也会遇到语言不通的情况,大家就用笑容来表达。因为骑行,我结交了很多朋友,也感受到真情,这就是运动的魅力。”刘煜说。
下一条路线
暴雨后的宁静、烈日下的大地,骑行给刘煜留下了诸多难忘的时刻,让他领略到很多美不胜收的风景,从此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2016年的一次骑行,刘煜在途中借宿,半夜起床来到院子,睡眼蒙眬中他抬头看了一眼星空,瞬间被震撼得再无睡意:在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漫天繁星似乎触手可及。深邃而飘散的银河之外,每一方寸的天空,都在密密麻麻的星光下。
那一晚之后,刘煜在日记中写下:“在自然与宇宙之间,我们似乎渺小,却并不孤单。若不是身体力行骑行至此,我大概永远无法体会这高原繁星的震撼。感谢骑行,我的挚友。”
骑行渐渐成了刘煜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帮助他建立起根植于内心的自信,让他更加坚定、勇敢、快乐,也让他更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如今,刘煜又开始计划下一条骑行路线——额尔古纳河右岸。从内蒙古海拉尔出发一路向北,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中,沿着美丽的额尔古纳河穿越大兴安岭,一直到达祖国的最北端黑龙江漠河。
刘煜的骑行之路,不会停。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9日 13 版)
练自行车心得体会篇5
“丁零零!丁零零!”只听见一阵阵的车铃声响起,突然一辆自行车从一个小巷子里冲了出来。此时,我的脑海中蹦出来我5岁时的美好的回忆,我陷入了沉思……
那一年秋天,我在家门口和我们的'小黑玩。小黑是谁?它就是我们家的看门狗,我特别的喜欢它。这时,一辆车开了过来,从车上走下来了我的老爸。只见老爸他怀抱一个大箱子,大步流星地向我走来。我迫不及待地拆开箱子,箱子里装着一个绿色的自行车。年幼无知的我不知道什么是自行车,所以我就问老爸:“老爸这是什么东西呀?”
“一辆自行车。”老爸回答道。
我急不可待地骑上去。嘿!还挺好玩的嘛!
又过了一天,我又出来准备骑自行车了。这时,我正好看见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我仔细地打量着他,忽然发现了他的自行车上没有后面的辅助轮。于是我就叫老爸过来,帮我拆了这后面的两个辅助轮。
“什么?拆了!”老爸吃惊的说,“拆了可以,我就怕你……”老爸说话说到一半就不说了。
我立刻追问道:“怕我怎么了?”
“怕你骑不起来摔倒了。”
“还不是有你吗?”
听到这里,老爸邪恶的笑了一下:“教你一下啊,那我就给你‘魔鬼训练’吧。”
这会儿,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时,老爸猛然的把小黑放出来,小黑就立刻向我跑来。我一看小黑那么凶猛的向我跑来,吓得我飞快的蹬着脚踏板。这时我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学会了骑自行车了。
在这之后我才知道,小黑已经饿了一个上午了,老爸又把一大块肉放在我的自行车后座上。这能叫小黑不追我吗?
练自行车心得体会篇6
胆小的人在去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接触一些新鲜事物的时候,反映总是容易比其他人慢一些,可能她们更需要去跟自己说和,也可能她们更在意细节的处理。
老弟前段时间开视频,跟我说老妈又刚给他买了辆新的.变速车,他表情淡定,但是举止间却难言喜悦之情,毕竟还是小孩,喜怒哀乐全都放在脸上。其实他要买新车子这件事我是知道的,因为身边的同学基本都有了变速车,他就不想再骑着那辆简易的小车去上学,青春期的时候,大多数孩子是更在乎面子的,所以我们都会尽量满足他的愿望,保护他敏感的自尊心。
想来我也是好多年都没有骑车子了。那时候刚学的时候,也是因为爸妈觉得差不多到年龄了,也应该让我去学一下怎么骑车,况且身边的小伙伴差不多都在学,所以我也是比较感兴趣的。就像现在这个年龄段,身边的大部分同学都在考驾照,于是你也按耐不住,跃跃欲试。其实人大部分是愿意跟随潮流的,只要这个方向不会太偏离正确。
接着说学车子的事情,记得那时候为了方便学,在车子后面还安了两个小轮子,这样即便还不太熟练,也能在车子歪歪扭扭前进的时候帮你保持一定的方向感,不至于太过偏驳。加之老爸一直在身边扶着,一边指导,一边保护,父亲的安全感大概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吧,他在你身边,就算会摔倒受伤,也不会太过担心害怕,因为你知道,有他在,什么都没问题。
念旧的人总会因为一些细节而触景生情,是好事也不太好,不过在于个人怎么协调回忆和现实的关系罢了。
练自行车心得体会篇7
放寒假了怎么回家过年?郑州大学的李兆华和李万坤同学有不一样的选择,为了锻炼自己,他们决定一路骑行回家,从起点的郑大北门到终点千佛山北门,440公里的路程历时4天,平均每天要骑100多公里。尽管身体上也有不适,但沿途的风景和自身毅力让他们坚持到了目的地。现在,李兆华和李万坤都已经回家,谈起这段特别的旅程,二人直言很值得,如果未来有机会,他们还将挑战其他的骑行线路。
李兆华(左)和李万坤(右)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俩大学生决定骑行440公里回家过年
李兆华和李万坤是郑州大学的两名在校学生,紫牛新闻记者在他们拍摄的旅途视频里看见,两个年轻小伙长相帅气,人虽瘦体能却很优秀,是学校国旗护卫队的队员。李兆华正在读大三,比李万坤大一届,平时经常带着他进行体能训练。两人都热爱运动,平时聊起骑行旅游总是憧憬不已,但始终未能成行。李兆华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这次骑行源于之前的一次聚会,当时大家正好谈到学校里一位16级的学长,曾经利用国庆假期单车骑行1300里到达北京,途中游览7个城市,沿途既能看见美丽的风景,也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人和事。李兆华佩服不已,他此前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达成,没想到李万坤心里也存着一个骑行梦。于是,两个年轻人一拍即合,立即开始商议寒假共同骑行回家。
为了这趟旅程能圆满完成,李兆华和李万坤从两个月前就开始计划路线,最终将郑州大学北门定为骑行起点,两人回家的必经之地——山东千佛山定为终点,两地距离440公里,预计四天到达,并将行程提前告诉了父母。起初,这个提议遭到了家里的反对,“因为天气很冷,爸妈都很担心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问题,还有就是觉得没什么意义。”但李万坤和李兆华却不这么看,作为学校国旗护卫队的一员,他们都坚持骑行不仅能够锻炼身体,也是对精神和意志力的考验。最终,他们说服了家人,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两个小伙在骑行回家的路上合影
为骑行提前两月做准备,踏上旅程后困难接踵而来
因为不是专业的骑行选手,为了提前做好准备,李万坤和李兆华还曾特意向学校骑行社团和有经验的学长请教技巧,提前购买装备物资,选择较为适合初次骑行者的线路,制定每天的锻炼计划。“只要早上天气好,我都会在学校操场跑半小时步,晚上回宿舍后用哑铃健身。”李万坤笑言,看着自己决心这么强,嘴上依然反对的父母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支持,专门把家里的山地车给他快递来了学校,李兆华同样信心满满,他相信经过平时锻炼,加上在学校国旗护卫队里严格的训练,体能一定不成问题。
骑行在路上
1月13日,李万坤和李兆华正式开启骑行旅程,然而原定于上午出发的计划却因为大雾延迟。下午三点三十分,两人正式从郑州大学北门出发,途径原阳、新乡,卫辉,到达滑县落脚休息。第一天的骑行非常顺利,沿途的风景和初次骑行带来的新鲜感冲刷了疲惫,到达旅馆后,李万坤和李兆华就开始憧憬着明天的行程,但困难却接踵而来。1月14日凌晨6点,两人准时起床从滑县出发,到中午时体力已经消耗大半,骑行过程也逐渐变得枯燥。李兆华对紫牛新闻记者坦言,此前由于期末复习,已经很久没有像这样长时间运动,“骑车的时候会感到腿酸,一直习惯性地往前蹬时反而觉得还好,真正难受的是午饭后休息完站起来的那刻,腿真的巨痛,胯部也特别痛。”
对李万坤而言,除了身体上的疼痛之外,心理上的煎熬更难受。“骑行的过程很枯燥,我们基本每天要骑100多公里,大约7、8小时,身体特别累的时候,想到距离下一个目标县城还有几十公里,心理上就很疲惫。但我们会聊天、互相鼓励给对方加油,实在骑不动了就推着单车走1公里再继续,沿途有很多山路,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下一个目的地,很可能就会停留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那就麻烦了。”为了排解寂寞,李兆华随身带了一个蓝牙音箱,用它来放音乐,既能提神,又能缓解两人焦虑的情绪。
骑行在路上
沿途趣事:被“宰”过,还吓跑了别人
在距离河南台前县还有20多公里时,夜色已经彻底笼罩了道路,李兆华和李万坤骑行在一条没有路灯的狭窄小路上,路面比较崎岖,旁边既缺少专门的自行车道,来往的也都是运送货物的大卡车,看不清前面通向哪里。考虑到对周围地形不熟,环境也比较偏僻,两人决定骑到最近的一家亮着灯的加油站,等待沿途的大巴车将他们带到靠近县城的地方。“等了没一会儿,加油站就开来一辆有固定行驶路线的小巴车,也是送乘客的,正好要经过台城县,我们就和驾驶员商量付钱带我们一段路。正常来说票价应该在每人十几到二十块钱左右,结果收了我们每人四十。”李兆华和李万坤笑言,有种被“宰”的感觉。
像这样的小插曲还有不少,从台前县到济南长清有很多山路,途径许多小村庄,大多都是当地的村民,鲜有外人至,山间的风景也格外秀丽。李兆华和李万坤跟着导航一路骑行穿过当地的村子,在一个小路口迷失了方向,想找一位村人问路。“可能是这几天都在赶路没太注意形象,天气又比较冷,我们戴着帽子裹得很严实,看见路上有个骑自行车的老爷爷就过去问这是什么村,结果老爷爷被我们吓到了,很快地说了句叫什么村,我们也没听清,他就迅速骑走了。”
李万坤对紫牛新闻记者说,比起一路上变换着的美丽风景,留下更多印象的是不同的人,有的温馨亲切、有的内向腼腆,对他们而言,自己和李兆华是两个骑行的过客,但他们却和这些风景一起融入了这段回家过年的独特旅程中。经过河南濮阳时,李兆华和李万坤在一间小面馆就餐。这家平常的夫妻店两口子很热情,一个在店面待客,一个在厨房下面,配合默契。“可能是我骑得又饿又累,吃得特别香。这时抬头一看,店面墙上贴了一个条幅:开一间温暖的小店,遇见温暖的人。我想这家店主一定是很善良又很知足的人。他们的生活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内心一定很充实。我把这种感觉告诉了李兆华,他也有同感。可能是受了店主的感染,那天晚上,我心里也很温暖。”
特别回家路带来感悟,还要在未来的新尝试中磨炼意志
经过四天的骑行,1月17日上午十点三十分,李万坤和李兆华到达千佛山北门,郑州到济南的骑行落下帷幕,两人在千佛山拍照留念后,分别踏上回家的旅程。李万坤从济南继续骑车前往潍坊,李兆华则先去与亲戚汇合,随后一同返回山东老家。独自骑行回家的这段路,李万坤觉得时间过得更慢了,有同伴时尚且能聊天排解寂寞,一个人只能和日益疼痛的双腿为伴。“当时已经在机械地往前骑,不停告诉自己坚持,快到家的时候特别激动,感觉终于要完成了,脚踩得飞快。”
到达终点千佛山后,两人合影留念
第二天傍晚五点多,李万坤敲响了家门,爸爸妈妈正在等他,看见儿子终于安全到家才着手准备晚饭。李万坤对紫牛新闻记者说,其实当天父母并不清楚他确切回家的时间,因为骑行的速度不好掌握,但一直等到他回家才开始做菜,“就是为了我们一起吃顿热乎乎的团圆饭。”尽管嘴上说着不支持,但父母都用自己的方式对孩子们表达了关心。李兆华说,骑行的那几天,爸妈们每天都看沿途的天气预报,通过微信发给两人,叮嘱各种安全事项。晚上有空还要通话,了解第二天的行程。
440公里的距离对于专业骑行者来说并不长,但对这两个初次尝试的小伙子来说收获颇丰。期间,他们历经天气不佳,辗转小山村,路过十几公里无人河堤,穿越崎岖艰险的山中公路……李万坤说,作为一个大学生,有限的人生经历就是从学校到学校,校园的生活范围就是宿舍、食堂、教室或图书馆,三点一线,生活内容就是学习、考试、运动,没什么机会见识社会和自然。骑行旅游不仅扩大了视野,沿途见识了别样的风景,还看到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存状态,感觉很新鲜。
这次的经历也让李万坤对骑行有了更深切地认识。他告诉紫牛记者,此前自己对体能很自信,一直希望能骑次川藏线,心里觉得没多难。而这次回家,虽然骑行的道路以平原和丘陵路段为主,却和李兆华都累得够呛,一天骑下来屁股也磨得生疼。“说明我的体能储备对于川藏骑行的差距还是很大的。除了体力上的储备远远不够,另外技术上和装备上的差距也让我俩有切身体会,骑车旅行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技术含量,单靠蛮力绝对不行。”对于未来的计划,两人暂时没有考虑太多,李万坤是物理学院额学生,李兆华则就读于医学专业,作为在学校国旗护卫队的队员,李兆华有考虑过毕业后参军,“我在骑行中看见了祖国美好繁荣的山河与人民,我希望未来能保护住这样的幸福景色,也会尝试更多的新活动磨练自己的意志,不断努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练自行车心得体会篇8
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名字,但是每一个人都是这本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生活,生活就是一本书,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一本书中汲取营养、有所启示、有所发现。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的爸爸提出来一个奇怪的要求,让我学骑自行车,我感到非常惊讶,我问爸爸:“爸爸你为什么让我学骑自行车啊?”爸爸说:“你都长这么大啦,而且你的表妹都会骑自行车了,你不会,难道你不觉得丢人吗?”
无奈之下,爸爸给我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我心想,不就是骑自行车吗,肯定难不倒我的。只动了一下车把,用力蹬几下脚蹬就可以学会了吗!
我原本以为很简单,可是我错啦,我听着妈妈的教导,刚登上去,砰的一声,我连人带车一起摔到了地上,我的车被磕掉了一块铁皮。我非常生气,反复练习,用了一下午的时间也没有学会。我心想,唉!要是现在能够反悔那该有多好啊!如果那样我就可以不学了,也不用再摔倒了。
又过了一天,爸爸把我的表哥也“请”来了,我心想完了,完了,我玩完了,看来今天我非摔死不可。想着想着,哥哥把我的“宝马”放在了我的面前,我哭笑不得地对爸爸说:“爸爸,你不要这么的‘赶尽杀绝’好不好啊!”爸爸苦笑着说:“儿子你忍一忍吧!这么大啦你连自行车都不会骑,丢不丢人呀。”没办法我只好忍者“旧伤”去练车。哥哥的教法跟妈妈的完全不一样,妈妈是让我右脚蹬在一个脚蹬上然后双手握好车把,左脚往后蹬。哥哥教的是让我骑在车上,用右脚蹬着右边的'脚蹬,左脚撑在地上,看准时机,右脚再蹬,我用哥哥的方法来骑。一开始我不会,然后慢慢慢慢就学会了。
每当我潇洒的在大街小巷中骑车的时候,我就会很自豪,还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我当时学骑车的情景。每一次我做事时,我都会坚持到底!
练自行车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