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类型的影片出现,人们在观看了一部影片后是不是都有及时写好观后感呢,在写观后感的时候,保持一个理性思维是很关键的,以下是二十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北京冬奥观后感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2023北京冬奥观后感篇1
2022年2月4日,在北京鸟巢体育馆迎来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式,这是第二次在鸟巢体育馆举行奥运会开幕式,第一次发生在2008年的夏季奥运会,听大人们说那次开幕式非常精彩,让我对本次冬奥会的开幕式充满了期待。
本次冬奥会的主题是“一起向未来”,寓意是通过奥运会团结大家克服挑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开幕式晚上8点正式开始,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结合在一起,包括了倒计时、升旗、冰雪五环、运动员入场、领导讲话、雪花、点火炬等环节,最令我难忘的是倒计时、运动员入场、雪花和点火炬。
倒计时用的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从“雨水”开始,到“立春”结束,画面展现了中国传统习俗和奥运健儿辛苦锻炼的情景,二十四节气对应二十四届冬奥会,倒计时结束,画面出现了一块绿色的青草地,不一会儿,草地变成了蒲公英,一个小男孩把蒲公英吹飞了,天空出现美丽的烟花,非常精彩。运动员入场环节,穿着各国服饰的运动员陆续走向前方,共有91个国家参加本次冬奥会,中国作为东道主排在最后出场。雪花环节,有许多小朋友拿着“和平鸽”慢慢聚集到大雪花台旁,组成一个心形,其中有个小朋友好像迷路掉队了,另一个稍大些的孩子赶紧跑去,把她带回到了心形的队伍当中,听说这个寓意“一鸽都不能少”。最后是点火炬环节,由两个运动员一起手持火炬跑到大雪花中间,将火炬插在雪花上,然后雪花慢慢升起。爸爸说以前的火炬特别大,这次用的是小火炬,既环保又节约,传递了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
整个开幕式大概持续了两个小时,精彩画面令人目不暇接,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展示,又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传统文化与科技美学奇妙的结合,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和更团结的奥运理念和精神。我为冬季奥运会在我们国家举办感到自豪,我为我们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
2023北京冬奥观后感篇2
也许在20xx年,北京这座城市最令让人关注和兴奋的也许就是北京冬奥会了。在会上,我看到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任子威在比赛中有着出色的发挥;小将谷爱凌挑战世界女孩子从来没有挑战过的难度:左转1620难度动作;苏翊鸣在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翊鸣”惊人,摘得桂冠。不过,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北京冬奥会于3月5日举行短道速滑混合接力决赛。
当时,中国队派出老将武大靖和任子威还有女队选手曲春雨、范可心等人参加。
当裁判喊出了:“ready”时,我知道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都做好了预备的姿势。此时,周围的空气仿佛已经凝固,场上一片寂静……“砰!”枪响了!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大家摆起双臂奋力向前冲刺。
就在这时候,裁判突然响哨,并表明原因:由于对道次的争抢太过激烈,所以比赛重新开始。“砰!”枪声再一次响起,中国队的曲春雨因为在第四道出发,所以没能取得领先的位置啊,但是把匈牙利队压在了最后。
此时曲春雨交给了范可心,范可新完成了对加拿大对的超越后,交给了名将任子威,任子威这一棒,完成了对意大利队的超越。这时,加拿大队派出了名将瓦尔赛皮娜,在后面紧紧的咬着意大利队“此时加拿大队和匈牙利队摔倒了!”评论员大喊到……
前面不是精彩头,后面才是呢!
中国队的任子威在后面拉开了近四分之一圈的差距,并交给了武大靖。这里有一个感人瞬间,就是任子威当时重重地推了一把武大靖,好像在对他说:“中国队的希望就靠你的了!”
评论员此时用着无比激动的情绪喊道:“任子威顺利交给了武大靖,最后两圈!中国队与意大利队还有相当一段的距离!最后一圈!过弯道了!意大利队追的非常的凶,武大靖希盖尔最后的冲线!漂亮!”
此时,我被深深的打动了,这场比赛便形象的解释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啊!
2023北京冬奥观后感篇3
北京时间2月4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如期在北京鸟巢举办,中国体育代表团自然是全场的焦点,接近200名运动员,身穿红白外套出场,一抹中国红进入会场时,引起全场掌声雷动。著名导演张艺谋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又一次为属于中国的奥运会设计舞台和出场方案,令人感到振奋,完美展示属于中国的文化。
从开幕式倒计时开始,今天的开幕式便艳惊四座,频频冲上热搜。
不同于以往大型赛事中常见的10秒倒计时,北京冬奥会采用了中国传统24节气来进行倒计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雨水开始,每一个节气一句诗词,祖国各地的魅力风景和冰雪健儿的运动场景交相辉映,震撼又感动,让人每一帧都想截图做壁纸;
继北京2008年奥运会后,奥林匹克会旗时隔14年再次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升起。
相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刚刚结束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时间缩短,演员数量也大幅减少,讲述角度由我转变为我们。考虑到气温、防疫等因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融为一体。
开幕式亮点纷呈,拥有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led地面显示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运动分析实时捕捉呈现等高科技手段,也有吉祥物冰墩墩、融入街舞元素的轮滑表演等灵动展示。
393棵小草随风摆动,经历严寒,冬奥随着立春一起到来。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绚烂的焰火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升空,将北京的夜点亮。焰火带来了惊艳的视觉效果,燃放安全更是首要保障。为确保焰火燃放期间场馆内人员及鸟巢附近建筑物安全,我们对焰火产品的炸开面积、升空高度、落火情况均进行了严格把关。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危管支队副中队长宋洋介绍说。
为了呈现出开幕式上的焰火效果,鸟巢东侧湖景东路南北约500米以及鸟巢顶部钢梁分别架设了多处燃放装置,用于礼花弹及特效焰火的燃放。宋洋告诉记者,开幕式焰火燃放区域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时的燃放区域基本一致。建党百年演出时,经专家论证和现场环境评估研究确定的安全燃放标准,事实证明经受住了考验,因此被沿用至冬奥会开幕式上,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了更安全、更严格的调整。
此次燃放仍采用了更适合鸟巢环境的5号和6号礼花弹,既做到安全第一,又保障效果精彩。落火高度要求不能低于80米的离地距离,在此之前火星要完全熄灭。鸟巢顶部装置的最小发射仰角保持在40度,个别产品提高到50度,地面装置则全部采取90度垂直发射,以确保落火高度足够安全。宋洋介绍,自去年10月底北京冬奥会焰火保障组成立后,北京警方随焰火设计团队多次前往湖南、河北烟花产地,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实地审查把关。为确保鸟巢顶部装置在燃放过程中的稳定性,警方验收时,还专门组织专家进行了两轮满药量的安全性测试,以保万无一失。
燃放期间,鸟巢及周边180米半径范围内还采取了一系列安防措施:提前用苫盖防火布对周边建筑的外露设备进行防护,对鸟巢顶部约2万平方米的重点区域进行防火苫盖;消防部门在阵地周边配置了足够的灭火器材和应急救援力量;环卫、园林部门对阵地周边的绿化带及时开展湿化作业;公安、武警、街道和志愿者实施网格化管理,燃放期间对重点部位进行封控,防止人、车误入等。
有了建党百年演出的经验,我们这次更有把握,燃放安全和燃放效果都要力求最好。开幕式期间,宋洋就守在焰火阵地上。尽管心里有底,但她仍旧紧盯落火情况——火星多长时间落下来?在哪里灭掉?直到最后一场焰火燃放完毕,各个观测点报告平安,30分钟静默期后,专业人员入场完成哑弹排查,她悬着的一颗心才真正放下来。
一朵雪花贯穿整个奥运会开幕式中,从现场引导员手持的一朵小雪花到所有的小雪花汇集到一起融合成一个小雪球,这也象征着奥林匹克大家庭是由每个代表团融合而成。
这次的冰雪五环看点十足。从一滴水融化从天而降,化为黄河之水,不仅让人想起了黄河之水天上流这句古老的诗词。接着一块巨大的冰块从水中缓缓升起,伴随着过往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历史,冰球运动员与影像冰球的互动,整块冰块渐渐碎裂,雕刻出一个冰雪五球,寓意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近对方、互相理解。
当蒲公英的种子悠然飘散,鸟巢中央,一面五星红旗在12位小朋友手中徐徐展开。随后,他们将国旗传递给176名代表。经由一双双炽热的手,鲜艳的国旗被郑重地交给国旗班……
分场导演陶雯婷介绍,这些代表中,既有祁发宝、景海鹏、郭万刚、许振超、买买提江·吾买尔、盛阿伟6位英模,也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代表56个民族的大学生,还有医务工作者、人民警察、快递和外卖小哥等各行各业的代表。
国旗入场是奥运会开幕式的重要环节,它允许举办国去多用一些心思。总导演张艺谋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56个民族的孩子簇拥着五星红旗走进鸟巢,效果很好,这一次怎么办?我们决定从squo;人民性squo;入手。在张艺谋看来,场上的近200位代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缩影,他们站成两排,彼此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英模也在人群中,因为大家都是人民的一分子。人民和国旗的近距离接触这一行为本身没有伟大的表演感,却充满了极致的不可分割的深情,能直抵人心。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走过的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全部取材于中国各地的经典传统门窗图案。
运动员走过的中国门,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奥。运动员脚下的中国窗,窗外是中国各地的大好河山、自然景观,表达打开窗口看中国的美好意向。
2023北京冬奥观后感篇4
2022年,奥运圣火将再次在中国燃烧,奥林匹克运动将迎来又一个璀璨的东方盛典!七年之后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构建一个环境更舒适、发展更均衡、生活更美好的家园,是中国政府和北京、张家口人民对全世界的郑重。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们申办成功啦!这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时刻!申办成功意味着新的征程的开始,讲文明,树新风,增强文明意识,提高文明素质,做了不起的中国人,让世界看到中国正在从大国走向强国。
在现场轮滑少年和智能机器人以及现场灯光精彩演绎了“中国结”“龙凤呈祥”等精彩画面,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飞机、高铁、长城、共享单车等高科技,同时,向全世界人民发出了诚挚的邀请。2022,相约北京。北京八分钟涵盖中国文化历史,人文情怀,经济科技和胸怀肚量。
让我们为自己加油,为中国加油。2022年北京冬奥会,加油!
2023北京冬奥观后感篇5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如期而至。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五环破冰而出,点燃主火炬……开幕式上的这些瞬间,让网友直呼震撼:“这是一场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中国人把这场浪漫献给了全世界”。我想说:冬去春来,阳和启蛰,万物起始更生,一起走向未来!
从二十四节气组成的倒计时,到冰立方“雕刻”出奥运五环,再到阜平山区孩子们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时隔14年,奥运再来,惊艳依旧!
开幕式“一朵小雪花的故事”,颇具童话色彩,以小驭大,以实写虚,虚实相生,独具匠心。冬奥,冰雪,雪花的世界,简单,干净,浪漫,唯美。你我就是一朵小雪花。一朵朵小雪花凝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干净莹洁的和平鸽衔着橄榄枝的美丽家园。人类世界本就干净,清澈,我们都有责任维护这种干净清澈。生活本就是美好,我们也该维护这样的美好。我似乎感觉到了主创人员的初衷,在营造一种运动健康吉祥和平的人类生存环境。与冰雪玩耍,与自然嬉戏,回归生命的本真。
“构建一朵雪花”的主题,贯穿了整场开幕式。现场引导员手中的引导牌,是一朵“雪花”,每个代表团象征着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片小雪花,每个代表团的冬奥会“小雪花”引导牌在橄榄枝的连接下变成了大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在“鸟巢”上演。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是一样的,更没有一片雪花是孤独的。求同存异,才能取长补短;众人拾柴,方能抱团取暖。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从头到尾都被震撼着、感动着、意犹未尽着,而每一声惊叹都透着咱中国人的自信、智慧和力量。奥林匹克历史上首次点燃的“微火”,和由所有代表团雪花造型引导牌组成的主火炬,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关于“我们”的故事。
微火虽微,永恒绵长,生生不息!
前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有,微火虽微,大国风采!
2022,我们一起向未来……
2023北京冬奥观后感篇6
北京!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 赫发出不太标准的读音时,神州大地翘首以待的亿万中国人再次沸腾了!如同14年前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承办权时一样,中国人民在这一刻都沉浸在忘我的兴奋状态之中。北京,成为世界上首次能主办冬季和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会议结束后,北京市市长面对央视记者采访,道出五个关键词——高兴、感谢、承诺、敬意、欢迎。奥运会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用永远不变的信念。作为一名小学生,也许我们还不能像体育健将那样为祖国拿金牌,也没有机会亲临赛场,参与奥运会的服务与接待工作,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一样可以为奥运出一份力!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小使者。冬奥会来临之时,我们用文明点缀城市的每个角落,伸出礼仪的双手迎接八方来客,这样才能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彰显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向导。别的国家的人民光临北京看奥运,是我们全国人民的骄傲!作为小主人的我们,应该说有礼貌有修养的话,应该用千百倍的热情为客人们服务。比如:做个翻译员,帮外国朋友指路等等,一定能让外国朋友感受到我们中国人的热情。我们要做一个个的环保小卫士。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绿色的中国盼奥运的梦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随手捡起垃圾,让我们的城市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让外国朋友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和张家口流连忘返。不再等待,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伸出双臂,迎接我们的冬奥会!
2023北京冬奥观后感篇7
参加公司今年的表彰大会后,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也让我在各个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首先,我感受的是领导对我信任。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工作岗位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活动的我来说让我去管理四十多个人工作时我感受到了责任和压力。但也正是领导对我信任,让自己下定决心,一定要顺利的完成自己工作。
到了会场接到志愿者之后,我才突然明白,我的工作不仅仅的让志愿者吃饭,管理他们上台,下台这么简单。这项工作考验的是我的组织、协调能力。起初的我表现并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好好的沟通,当有志愿者跟我抱怨的时候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抚他们。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手忙脚乱。后来我明白遇到问题时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总是想着会有别人来帮你。要自己给自己做主。渐渐我有了自信。也将自己的工作顺利的完成。
大会结束后,当志愿者把他们手中的鲜花送给我,对我说你辛苦了。领导对我说你做的很好。我心里特别的感动。虽然只一天我过的很累,没有吃一顿饭,没有坐下来好好休息,嗓子也喊哑了。但是我过的特别充实。因为我收获的远远比我付出的多的更多。
虽然这次大会我变现的并不是很好,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也在很多方面有个很大的提升。也使自己更加自信了。也相信自己会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越做越好。
2023北京冬奥观后感篇8
人们常说“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随着奥运的临近,世界各国通过媒体报道和各国运动健儿也来到了奥运村,深切的感受到华夏文明的魅力,感受到中华儿女的热情,这届冬奥会中国的传统文化无处不在,这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文化的盛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特色,从场馆建设到服装奖牌,各种传统文化韵味的元素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展现了万种风格,在世界面前绽放了东方魅力,我们就来说说吧,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叫雪游龙,国家速滑馆叫冰丝带,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叫雪如意,是不是不仅设计充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名字也体现了悠久文化的寓意。
浓浓的中国风,惊艳的东方美让我们惊叹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绿色奥运一直是我们的理念之一,首钢滑雪大跳台不仅是全球第一座永久跳台,也是冬奥历首座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设计灵感来自敦煌“飞天”飘带,2008年奥运会的水立方通过科技手段变身为冰立方,功能与环保,科技与创新完美的结合起来,彰显了我国践行环保的能力和实力,身为中国的小学生更要紧紧跟随国家的脚步环保从自己做,多多宣传环保践行环保。
2023北京冬奥观后感优质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