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心得体会6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参与讨论,大家的心得体会能够碰撞出新的火花,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学会了珍视每一次经历,无论成败,都蕴含着宝贵的财富,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陶艺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陶艺心得体会6篇

陶艺心得体会篇1

今天早上,我去学美术,才知道今天要做陶艺。

老师说做什么都可以,我就想做一个小院子,就开始动手做了,我先捏了一块正方形的泥做地基,然后就一个小方块的把它垒起来,剩下一个门口和一个窗户,之后我又在屋子里面竖了四根柱子,然后在这些柱子上加了横梁,在外面又裹了一层泥,最后我捏了两块长方形的大泥,我用刀子把瓦的样子刻了出来,放到屋子上就好了,之后我又做了一口水井,旁边还放了一个水桶,之后我又捏了一个迷你的'人,只有食指指甲盖那么大,我又做了一只小狗和一只小白兔,但是因为泥的关系,小白兔变成了“小棕兔”。我又捏了一棵树,还在上面添了许多枝子和树叶,一棵小树就做好了,做完这些以后,我的小院就做完了,我本来还想做一个篱笆,但是发现纸上粘不住,就放弃了这个念头,我发现做完了小院子还剩下许多陶泥,便又动手做起来。

我先做了一个人,给她做了衣服粘到身体上,我又用刀子给小泥人刻上了眼睛,还做了头发。我又捏了一块远远的地基,知道我要干什么吗?要做一个喷水池,我在水池边缘粘了一圈陶泥然后又在水池的中央一层又一层地粘了圆圈,最后又把小泥人放上去,这个泥人大一些,是和一个手掌的长差不多长,之后我又捏了一只小仓鼠和一匹马,因为是鼠年嘛。

但是,由于今天下雨,而且还要带回家,我的作品就湿了。呜呜,不过我还是很高兴,第一因为还可以修复,第二是做陶泥很有趣。

陶艺心得体会篇2

为了提高校外活动中心活动能力,提升校外活动质量,20xx年6月8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校外联主办的这次陶艺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几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我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参加陶艺培训的五十多位老师来自全省各县,千里迢迢,不辞辛苦,抱着极大的热情和谦虚的态度来到宝鸡市的眉县,迅速投入紧张的学习中去。通过眉县校外中心精心的安排,不仅让我领略了授课教师精彩的授课内容及授课风采,而陶艺老师的精湛技艺更让我感受到了陶艺创作的魅力。

为期一周的陶艺培训已经结束了,我慢慢对陶艺有了一定的了解。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学习了揉泥的基本方法和拉胚的技能并进行了实际操作。李老师和林老师还教给我们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如泥条盘筑、泥板成型和泥塑成型的一些方法。其实,在这些制作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拉胚,在我的印象里,拉胚就是用拉胚机把泥做成瓶瓶罐罐,是最为简单的,当老师为我们做了示范,我才发现,在老师制作的时候确实感觉到神奇的跟变魔术一样,而到自己做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反复复的练习,终于我能很快的将泥固定好,找到泥的中心,并把右手大拇指垂直插进泥的中央进行开口,然后慢慢的拔高,拉成陶罐的形状,最后左手和右手呈一个剪刀型,把陶罐给挤出来,一个陶罐的型就做好了,虽然不太美观,但看到自己做出来的自认为的艺术品,还是很开心。

总的来说,此次陶艺培训时间有些仓促,但收获很多,不仅学会了揉泥的基本方法和拉胚的技能,还从授课老师身上学到了对陶艺艺术事业执着的追求精神,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品质,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陶艺心得体会篇3

本学期三月份,我们美术组一行三人怀着一颗激动的心踏上了去景德镇功夫小瓷陶艺学习之旅。看,老师们都像个孩子似的玩起了泥巴,那么专注、那么入神,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那颗童心再次被点燃。

以前一直没接触过陶艺。通过这两天的培训,使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陶艺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陶艺是中国传统而古老的文化,制作陶艺需要理论、技法和创造性都具备。下午的实践课我认识了陶艺泥料,掌握了泥料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学习了揉泥的基本方法。还学会了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如泥条盘筑、泥板成型法等。我们运用所学技巧:如“压印纹、肌理、拍打、刻花等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将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了修饰。当一件件作品展现在眼前时,大家都感到无比的震撼和欣慰,拿出自己的相机不停地拍照。

通过短短一周陶艺培训收获和感悟很多,比如做任何事情都要心静,要有耐心,否则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其次要动脑筋,把握好感觉,充分地了解泥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和泥融为一体,进而做出好的作品。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所做的内容不同,感触和快乐也有所不同。

我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有很多认识,比如说在制作泥胚的过程要很小心,不能操之过急,稍有不注意的地方就得重来了。很幸运,因为我专心与认真对待,最终这个作品进行的还挺顺利的,当我做好了整个外形后,我们既要给它赋予好看精致的雕花、分层、镂空等等纹样,。老实说这些纹样难度还是有的,在作品上操作的时候要非常小心,而且要等到这个外形的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做这些细活,要不然就会把作品给毁了。总之整个过程都要认真对待,每天都忙得手酸脚酸,腰酸背痛,不辛苦是假的,不过当自己完成了这个作品后还是蛮有成就感的,人生第一次接触这么有趣的陶艺课,真的很不错。

相信通过我们今后的学习以及在实践中的不断练习,一定会熟练陶艺制作,做一名合格的陶艺教师。

陶艺心得体会篇4

听说今天吴老师要带我们去做陶艺。一听到这个消息,全班顿时炸开锅:有的一下子从座位上跳起;有的高兴的抱起了同桌;还有的已经背起书包准备出发了。我也迫不及待的站在门口排好了队。

我们乘着观光电梯来到了泥娃娃做陶艺。一进店,扑入眼帘的是那一个个闪闪发光的成品。接着是做陶艺的工具。

我拿起一张小板凳把陶泥放在转盘上,便开始了一场人与陶泥的大作战。我挽起袖子,双手捧着陶泥,抬起一只脚就往那控制板上踩。“呲呲呲”啊那转盘上的陶泥便开始转圈。我瞪大双眼,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铅笔筒般大小的陶泥,生怕错过陶泥成品的一刹那。可是,不一会儿我那大大的眼睛又眯起来。几十分钟后,懒惰的'我干脆直接闭上了眼睛。可是,懒惰很快给我带来了一个残酷的惩罚——陶泥已经弯的不成样子了!机智的我立刻去跟老师换了一个新的陶泥。已经失败过一次的我不敢在陶泥身上胡作非为了。我去请老师帮我打一个基础。

第二次人与陶泥的大战就要一触即发了!老师捧着陶泥把它越拉越高,犹如一座小塔。老师还没让小塔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又把它按了下去。只见他一手拖着陶泥另一只手则在中间按了一个小洞。30分钟过去了,那一坨方块形的陶泥转眼就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花盆。老师停下了转盘,把花盆移到了一块小木板上。几十分钟以后,陶泥晒干了。我十分小心地端着它,回了家。

这次陶泥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陶艺心得体会篇5

今天放学后,我来到“童画乐园”上第一节陶艺课。

一上课,老师首先给我了一大块深棕色的“泥巴”,还告诉我它不是什么“泥巴”,而是陶土。

老师让我把那块陶土使劲扔一扔,揉一揉。让我不要“心慈手软”,把它想象成一个仇敌。于是,我把这个“仇敌”使劲地又压又揉,还“轰——轰”地拼命扔陶土,我的手不一会儿就变得脏兮兮的,沾满了陶土。然后,老师又让我取一小块陶土,并且让我把它搓成圆形。接着,老师让我用大拇指在上面弄一个小洞洞,让我自己看看可以做什么。噢!原来老师让我做一个杯子、碗或者是一个盆呀!我决定做一个小花盆。于是,我便仔细地用手捏洞洞四周的陶土,一个小花盆的基本造型便完成了。但是,小花盆四周的“盆沿”都想没吃饭似的,软绵绵地“趴”了下去。老师赶紧告诉我“补救”方法:把“趴”下去的地方撕开,让后再捏在一起。小花盆这才重新“站”了起来。我又把小花盆装饰了一下,我先搓出了两根细细长长的“面条”。然后,我把刚刚搓好的“面条”围在小花盆上。为了让小花盆看起来更生动一些,我把其中一根“面条”摆成了好看的“波浪线”形,还用雕刻刀在上面刻出了好看的花纹。

最后,我又用雕刻刀刻出了一个个不同表情的小人脸,并“贴”在小花盆上,小花盆便做好了。老师又让我在小花盆里“种”几朵花,还可以“养”一些小昆虫。于是,我便开始动手做花。我首先卷出一个小小的“玫瑰花蕊”,然后,按顺序一层一层地做好“玫瑰花瓣”,最后,做出“玫瑰花”的“叶子”和“茎”,并把它们粘在一起,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便做好了。接着,我又做了两朵“玫瑰花”和两只“小蜗牛”,并把它们放进小花盆,一个完完整整的小花盆便大功告成了。

老师拿出手机,给我的小花盆拍照。并且表扬我做的不错,要给以后来上课的学生看呢!

做陶艺课真有趣!

陶艺心得体会篇6

今天下午,我和李思冉刘星月相约来到银座里的一家店——光影手工陶艺diy体验馆,准备做一个陶瓷。烤制好了后是可以使用的。

中国是陶瓷古国,说起陶瓷,外国人就想到中国。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

想到了三月十号就是妈妈的生日了,我打算给妈妈做一个碗当做生日礼物。学习好了基本的动作要领后,我就开始制作了。机器在旋转着,先把手的中指放到食指上,轻轻在上面点,等平稳了后垂直向下慢慢进入,钻出一个洞,深度够了以后,再进行下一步。左手轻扶陶泥的边,右手食指和中指进入钻出的洞里,随着外面的左手慢慢改变厚度和高度,熟练了以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了。我决定做一个吃饭用的碗送给妈妈。就在我经过第一天的制作和一晚上的等待,第二天去给碗上釉时,我一步小心把碗底给掏空了,就是一个没有碗底的碗。当时我心里一惊,想:完了,这可是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怎么办啊!”正当我急的快哭出来时候,旁边的`叔叔说:“这样也不能补了,再给你块儿泥重新做一个吧”我一听,顿时高兴了起来。连忙表示感谢。

重做的这一个,我决定还是做一个喝水用的杯子吧,碗不好画画上色,杯子也不错。于是,我从开始揉泥到后期画画上色,都是万般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儿差错,像那个碗一样“死无全尸”。终于,在两天的坚持下,我做好了一个喝水用的杯子。外面的杯壁我画了一只羊因为妈妈是属羊的,旁边写了:happybirthday和日期。最后一天的收尾工作我简直是悬着心完成的,因为涂色很难,要在曲面的杯壁上进行,所以,我基本上是大气不敢喘一下。终于完成了!我捧着杯子像捧着宝贝一样慢慢地放到了柜台上。现在我就等着杯子烤好以后店主给我打电话啦!

这次的diy陶艺活动我认为很有意思,虽然中间出来一点儿“小插曲”,但最后还是顺利完成了,现在就等着妈妈收到我的惊喜啦!

陶艺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GPS心得体会6篇

唐诗的心得体会6篇

观看消防心得体会6篇

三毛读书心得体会6篇

施工现场的心得体会6篇

阅读心得体会优质6篇

普外护士心得体会6篇

拆装机械心得体会6篇

急救心得体会参考6篇

信任的心得体会6篇

陶艺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9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