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具有实践性的教案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只有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所写的教案才是有可行性的,以下是二十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连续纹样和独立纹样装饰毛衣。
2、迁移已经有经验,了解装饰毛衣的方法。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设计毛衣的经验。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重点:
尝试用连续纹样和独立纹样装饰毛衣。
难点:
迁移已经有经验,了解装饰毛衣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装饰毛衣的经验;2、水彩笔、油画棒若干,幼儿用书,ppt。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今天穿毛衣了吗?(穿了)谁能说一说你的毛衣上面有什么图案?
鼓励幼儿大胆讲诉,请2-3名幼儿讲述。
二、出示画面,让幼儿观察,了解独立纹样和连续纹样的概念。
1、教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毛衣,请你仔细看一看这些毛衣哪些部位有图案?
中间只有一个大图案的我们叫它----独立纹样一样的花纹一个一个连在一起的我们叫它----连续纹样
2、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漂亮的毛衣,看看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这件毛衣上哪些地方的花纹是独立纹样?哪些地方是连续纹样?
三、幼儿绘画,教师观察并指导。
1、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件白毛衣,小朋友能不能帮忙打扮一下送给森林里的小动物。(能)你想设计一件什么样的毛衣,哪里用独立纹样?哪里用连续纹样?请2-3名幼儿回答。
2、幼儿绘画,教师观察并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说的真棒!现在请你们去试一试吧。播放轻快的钢琴曲音乐。
四、作品欣赏教师:做好的小朋友将漂亮你毛衣送给小动物吧。
教师:和身边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设计毛衣的,看一看,你最细化哪一件毛衣?
五、 评价作品,活动结束
1、教师:啊,这些毛衣真漂亮,这是谁设计的啊?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设计的?
2你用什么纹样设计的?还有谁能说一说?请2-3名幼儿回答。
3、教师:有了小朋友设计的毛衣,小动物暖和多了!下次我们再给他们设计一条围巾吧!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搓、团、压、拼、粘等泥塑技能进行平面泥塑,制作不同形态的花朵。
2、能大胆想象,把制作出的花朵组合,制成“花环”、“花篮”等。
3、在动手操作中建立自信心,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橡皮泥每人一份、泥工板每人一个、泥工刀若干、纸盘每人一个。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在欣赏的基础上,学习用搓、团、压等方法制作不同形态的花朵。
2、难点:锻炼幼儿良好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美丽的花”,感受橡皮泥花的不同特点。
师:3·8妇女节快到了,今天我们一起来逛逛花店,给妈妈选一束她喜欢的花,作为节日礼物,请你仔细看一看这里都有哪些花朵?
师:这些花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师:每朵花有哪几部分组成?
小结:每朵花都由花瓣、花茎、叶子组成,但有的花茎是直的,有的'叶子是尖的,有的叶子是圆的,大小也不一样,花瓣数量也不同
2、教师和幼儿一同探索了解花朵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后思考花朵的制作方法。
提问:这样一朵美丽的花是怎么做成的呢?猜一猜我们可以怎么做?
(2)教师示范制作花朵。
小结:用团、搓、压等方法把彩泥做成长条形。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组合在纸盘上,制作出不同造型。
3、播放音乐,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喜欢什么样的花朵呢?快来选择橡皮泥制作属于自己的花朵吧。
4、作品展示,分享交流。
引导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制作的花及制作方法。提问:哪朵花是你制作的?你是怎样制作的?提问:你最喜欢哪朵花?为什么?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把自己制作的泥工花,送给妈妈,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愿意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
幼儿能够添画五官和服饰。
难点:
幼儿能画准五官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花纹装饰衣服。
二、活动准备:
娃娃1个、范画、水彩笔、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娃娃,引导幼儿观察五官和服饰。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娃娃吗?你都见过什么娃娃?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个娃娃,我们看看它长得什么样?脸上有什么?娃娃穿得什么衣服?是什么颜色?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学习添画五官和服饰。教师:丁老师可喜欢娃娃了,还给娃娃画了个像呢。(引导幼儿从头到身体有序地添画,画准五官的位置,启发幼儿运用简单的花纹装饰服饰。)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绘画要求:
1)画的时候要先画五官再给娃娃画漂亮的衣服,涂色要均匀。
2)画画时注意坐姿,眼睛不要离画纸太近保护好眼睛。
4、作品展示及点评。教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娃娃?哪个娃娃画的好?是五官画的好还是衣服装饰得漂亮?小朋友给娃娃画上漂亮的五官和服饰,娃娃的心情会怎么样?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大、小椭圆形画出长颈鹿的典型特征,尝试以颈部方位变化丰富长颈鹿的动态。
2、能够大胆运用自己喜爱的色彩作画,合理地布置画面。
活动准备:
1、长颈鹿范画一套,长方形画纸,蜡笔,展示板。
2、幻灯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图导入,了解长颈鹿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猜猜是谁?(逐一出示图片)
2、你们认识它吗?在哪儿见过?
3、你看到的长颈鹿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叫它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长地脖子像什么?(比划一下)为什么长这么长的脖子?(方便吃高处的树叶、发现远处的敌情)它生活在哪里?(非洲的大草原)它喜欢吃什么?长颈鹿有几条腿?粗还是细?(一旦发现敌情,迈开长腿就跑)
4、师小结:长颈鹿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大多生活在非洲的草原上。它们的脖子和腿都很长,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站得高、看得远,还可以保护自己。
(二)学习画法,表现长颈鹿的典型特征。
1、如果请你来给长颈鹿画个像,你会怎么画?
2、你觉得长颈鹿的什么地方比较难画?
3、请个别幼儿演示。
(三)发散思维,讨论长颈鹿的动态画法。
1、树叶长在左上方,一起来学学吃树叶。如果长在右上方呢?低一点呢?
2、小结:原来长颈鹿的脖子这么灵活,我们在给长颈鹿画像的时候,就要替它设计好,朝哪个方向吃树叶。
(四)创作画像。
1、创作要求:
a、自由选择颜色涂。
b、先画好的,可以填背景。
c、听音乐,音乐结束停笔。
2、幼儿作画。
3、教师指导
a、提醒幼儿把长颈鹿的脖子画长,并画出不同的姿势。
(五)展示作品,评价。
最喜欢同伴的哪一幅,好在哪里。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5
第1课时的教学。
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生字,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等词语意思;2.学习1—3自然段,能用“谁”、“怎么样”或“干什么”的句式说说1、3自然段主要意思。3.能有感情朗读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
教学重点:概括1、3自然段主要意思,感受荷花的美。
教学难点:感受荷花的美。
说教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主要教法:
1.图文对照法:“图”是客观事物的描绘,“文”是语言文字对客观事物的记载。具体的画面内容,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本文可利用《荷花》插图,帮助学生学词、学句、理解、想象。
2.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
学法:
1.读写结合法:读是吸收,写是表达。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推敲,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设计
我是紧扣“美”字进行设计的: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荷花》插图,请学生谈谈有关荷花的知识和看荷花的感受,唤起对荷花美的回忆,谈话后揭示课题。
2.揭示目标。课始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听录音以后思考:荷花美在哪里?课文怎样写荷花的美?
(2)划出生字新词。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并当堂反馈矫正。
三、细读第二段
以“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学习,这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学生最感兴趣,所以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这一段教学的着力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感受、想象荷花的美,并能有滋有味地读出美。
出示投影,指名1个学生做。其余学生在作业纸上填写这段的总起句和具体写荷花三句话中的重点词。在利用投影进行反馈矫正后,抓住具体写荷花的三句话,进行教学。这样先学后导,导练结合,有利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三句话的教学我分三步走:1.让学生在挂图上批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2.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并拿它与课文原句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3、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在教学完这三句话后,引导学生抓住写荷花特点的词语教学写荷叶的句子,通过看图,指导有感情读,想象一池荷叶长势之美。而“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进行教学的,教师在挂图上直观演示后,让学生给“冒”字换个词,理解“冒”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从“冒”字你体会到什么?紧接着又抓住“冒”练习有感情朗读。
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相应画面。
四、学习第三段
在第二段读出美的基础上。第三段的着力点是根据有关句子想象美、表达美,使美感进一步深化。
1.出示投影:看图想象,写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_。(1)小小组讨论,再写下来;(2)指名说,集体评议。
课文中没有对“姿势”进行具体描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学生想象力。又对第二自然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可谓一举三得。
2.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两句话。
3.要求学生轻声读这一段,出示“白荷花____,”要求补充完整,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以“作者为什么会去看荷花呢?”这一问题导入第一自然段学习。这一段较简单,只有2句话,所以只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后,用“谁”、“怎么样”或“干什么”的句式说说这一段主要意思,从而落实本单元训练重点。
六、总结全文
引导学生从学法、课文内容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七、测试
通过测试练习,当堂反馈、矫正,能够减少学生学习中的误积累,使学生真正达到目标。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手影的想像、添画,塑造出各种小动物的形象。
2、对手影添画活动感兴趣。
3、乐意帮助同伴,共同战胜困难。
活动准备
1、将大树、小草等布景布置在幕布的背面,用投影仪从幕后打出影子。
2、手影饰小蜗牛,大灰狼、小兔。
3、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交待内容,引起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看影子戏,听故事,请小朋友仔细看,认真听。
2、放录音:
一天,有一只小蜗牛到河边去河水,一只狼走过来对他说:
“这河里的水是我的,你为什么要喝我的水?”小蜗牛说;“这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怎么是你的呢?”
狼说:“我说是我的就是我的,你喝了我的水,晚上我要来吃掉你!”说完,狼就走了。
小蜗牛回到家里,想起狼说晚上要来吃他,就哭了起来,一只小兔走来,看见小蜗牛在哭,就问:
“小蜗牛,你为什么哭啊?”“狼说晚上要来吃我。”小兔说“不要紧,晚上我你。”
二、引导幼儿想像
1、提问:我们看到的影子戏和平时看到的儿童片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说出是用手影表演出来的。
2、教师:小蜗牛为什么要哭?谁愿意帮助他?怎么帮助他?
3、幼儿互相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我用手影变出 ╳╳小蜗牛
三、幼儿操作
将自己手影变出的样子印画在纸上,并添画出小动物的形象。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出不同的小动物小蜗牛,重点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四、。
用实物投影仪将幼儿想像出的小动物投射到幕布上,
请设计的幼儿将自己的故事讲述给同伴听。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7
制作意图:
我制作的稻草人既可以作为教师活动时的教具,也可以投放到区角供幼儿操作,装饰环境。
教育价值:
激发幼儿的创编兴趣,同时让幼儿学会认识各种昆虫,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选用材料:
废旧纸盒、废旧卫生纸卷芯、彩色卡纸、泡沫垫、塑料小棍、及时贴、昆虫卡若干、太阳卡、花卡、塑料吸管。
制作方法:
1、讲泡沫垫剪成圆形、中心掏空,作为底托;
2、将卫生纸卷芯两个连接在一起,用及时贴包好,插在底托中心;
3、将废旧纸盒剪成稻草人形状,用彩色卡纸加以装饰,把做好的稻草人固定在卫生纸卷上;
4、制作一些昆虫卡片和太阳卡片一张,花卡一张;
5、把塑料小棍和卡片粘在一起;
6、用塑料吸管剪成段,固定在稻草人背后,把制作好的卡片插在吸管里;
适宜年龄和地点:适合于4-6岁幼儿使用。既可以作为教师活动时教具,也可以投放到区角供幼儿操作。
教育功能:
主要用于幼儿语言区域活动,进行故事创遍和讲述。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