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案写好了,帮助教师事先准备好教学任务,以促进学生参与和合作,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位置和方向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位置和方向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八个方向的位置法关系。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描述行走路线的过程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解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明确八个方向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难点
有条理的描述行走路线。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建立知识体系
1.介绍指南针。
?电脑演示】指南针图片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司南,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帮助人们指示方向,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你知道指南针可以指示哪些方向吗?
生: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明确了这些方向,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生:知道了方向,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位置,别人的位置。
生:知道了方向,可以为别人指路,也可以通过地图知道怎样到达目的地。
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就是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辨认方向,明确位置,描述路线。
(二)提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我是气象预报员。
天气预报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一件大事,要做一名北京地区合格的气象预报员:
(1)明确北京周边有几个区?他们分别在北京市的什么方向?
答案:北京市周边有十个区县,延庆、昌平、怀柔在北京市区的北面,顺义、平谷和密云在北京市区的东北面,门头沟在北京市区的西面,大兴在北京市区的南面,房山在北京市区的西南面,通州在北京市区的东南面。
(2)能根据这份天气预报稿,准确指出预报的是哪里的天气。
北京北部、东北部大部分地区晴转多云,有时有雷阵雨。北京市的西部西南东南地区以晴为主,西部空气质量为优,其余为良。
追问:哪里为优,哪里为良?
答案:
(3)从图中你还能读到哪些信息?
2.我是小小导游员。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正直奥运会召开之际,数以万计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除了观看奥运赛事,他们还想游览一下我国的名山大川。你想成为他们的导游员吗?
要想成为合格的导游员,首先要了解我国的省市分布情况,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观察中国地图,以陕西为参照,
河南、江苏大致在陕西的( )方向,
内蒙、甘肃大致在陕西的( )方向,
青海、西藏大致在陕西的( )方向,
广西、重庆大致在陕西的( )方向。
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辨别规律可以判断。
答案:河南、江苏大致在陕西的( 东 )方向,
内蒙、甘肃大致在陕西.1mi.net的( 北 )方向,
青海、西藏大致在陕西的( 西 )方向,
广西、重庆大致在陕西的( 南 )方向。
(2)如果请你设计一条可以游览我国所有省市的线路,你会怎样设计?
(三)总结,拓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增长了哪些本领?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会了辨认东、南、西、北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根据其中一个方向找出其余七个方向。能区分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能准确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及行走路线。
自选完成以下实践作业:
1.绘制我的小屋(我的小区)的平面图,用一段文字介绍物品摆放情况及相对位置关系。主题《我的家》。
2.查找某公园游览图,选择一条游览路线介绍给大家。
3.主题《我是小小导游员》查找或绘制学校周边到家的地图,描述每天上学或放学的行走路线。主题《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位置和方向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会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学(导学)
课前两分钟
一、旧知铺垫、导入复习课
1、说一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出示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会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前置学习(自学)
(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复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什么不足,一起讨论。
小组合作
(互学)
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
(1)说一说主图中所说的`含义:
台风中位于a市东偏南30度方向,距离a市600千米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沿着直线向a市移动,
(2)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3)理解题意,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图。
(4)台风在a市的东偏南30度距离600千米的地方。
(5)图例要弄懂。
(6)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台风中心在a市的什么地方?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全班交流
展示学习
(展示)
2、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3、复习教学例2
投影出示课本中主题图
(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本题的含义。
(3)互相讨论方法。
4、完成21页中的做一做。
1)你是怎样做的?
2)集体订正。
5、学生自学教材第22页例题3.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台风的经过路线图。
(2)、同坐互相说一说台风的经过路线图。
完成教材22页的“做一做”。
集体订正。
挑一道典型的求平均数的题目进行练习,如求平均速度;复习一下画角的过程,会描述小林家在小强家什么位置,小强家在小林家什么位置?
拓展检测
(测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出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画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确定距离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标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的距离。
位置和方向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述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3.使学生敢于、乐于和他人交流。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生活中常要用到方位知识,谁来和大家说说?
我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也会用到。
二、进入情境,运用新知
1.出示第9页例5彩图。
这幅图画了些什么?
2.通过指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说说各场馆所在位置。
同桌互相问答。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小结:我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先辨别方向,再弄清楚要去的场馆和设施在什么方向,然后前往。如果有人问路,要把行走路线说清楚。
三、巩固运用
1.第9页“做一做”。
2.小游戏:问路(第11页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第12页第5、6题。
位置和方向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方向与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方向与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一、复小结引出新课,表示位置的时候,区域小,没有参照点时可以用数对表示,比如第一小题。区域大有参照点时要用方向表示,如第二问,可是在学校西北方向的建筑还有很多,比如水泵厂家属楼,锦山市民广场,西府加油站等等,怎样能更具体的表示出旗医院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二、新课探究
1、出示课本情境图,说一说图中讲述的是什么事?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提出问题)
预设1:a市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怎样确定?(学生先说,说的不准确不完整。师:说的有道理,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课件演示:a市东偏南30°是以a市为顶点,以正东方向为起始边,向南旋转30°的'过程。)
预设2:在图中怎样画东偏南30°?(这个问题稍后解决)
预设3:是以谁为参照点的东偏南30°。(谁能回答他的问题?“a市”你们是这样想的吗?不错)
预设4:台风中心在哪个大的区域内?(谁能回答他的问题?“a市及周边”你们是这样想的吗?你的想法与老师的不谋而合)
预设5:能不能说南偏东?(你的这个想法很有创新,能不能这样说?“能”谁知道用“南偏东”应该如何表示?学生先叙述)(说的不错,看来用图结合着说会更好。课件展示:南偏东60°,南偏东60°是以a市为顶点,以正南方向为起始边,向东旋转60°的过程。与东偏南30°,他们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因此东偏南30°亦可以表示为南偏东60°。那么北偏西20°,还可以表示为什么?生说“西偏北70°”像这样你还能举个例子吗?)(同学们真厉害,能够举一反三,老师也要向你学小结:怎样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先画出4个方向的方位图;再画出方向,标出度数;用一条
线段表示一定的距离,标出图上的距离;标出各个名称。
想一想: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需要哪几点?方向、距离
二、巩固练独立完成课本20页的“做一做”,再在小组里交流。
想一想: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需要哪几点?方向、距离
四、我的收获与思考
五、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具体位置:方向、距离
位置和方向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辨认东、西、南、北的。
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分为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设计了在操场上进行实际生活中辨别东西南北,第二部分设计在室内进行地图上的辨认东西南北。
在设计室外这一教学环节时,我们认为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的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如介绍校园、转方向、指方向等,在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丰富了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在教学方向的相对性这一环节时,设计了从室外转入室内,产生对幼儿园楼不同的位置描述,矛盾的出现,促使学生不断地质疑、解惑。在具体情景中感受方向的相对性。
在室内认识地图上的方向这一环节,是在使学生获得具体想象感知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尝试将具体的景物抽象成平面图,在展示交流中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练习的设计本着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设计了活泼可爱的卡通动画,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熟练对东西南北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对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室外部分
一、导入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课,其中不少老师还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纬二路小学呢!对我们学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当个小导游领着老师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前院四周的情况,介绍时注意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能当好小导游吗?(能)下面就分小组请老师们去参观吧!
(学生分小组进入操场向参观的老师们介绍校园)
二、认识东、西、南、北
1.认识东、西、南、北。
学生集合汇报。
师: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们介绍的?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介绍校园的情况)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有的说他的前面是教学楼?有的说他的前面是幼儿园楼呢?
(两位同学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不一样。)
师: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描述,有局限性了。怎么办呢?你还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吗?
(可以用东西南北来描述)
师:你知道哪是东吗?(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
知道了东还能知道那个方向?(西方,东与西相对)
剩下两个方向是什么?(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巩固东西南北。
师:看大家是不是认清了东西南北,咱们来做几个小游戏。
教师说方向,学生转向那个方向。(速度适当加快,增加娱乐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熟练辨别东西南北。)
一学生说方向,其余学生指出相应的方向。
用方位词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3.知识扩展。
师:在学校同学们都已经熟练地辨别出东西南北了,出了学校还分得出来吗?老师要考考大家,东图书店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聚丰德呢?泉城广场呢?……
师:你的家大约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室内部分
4.方向的相对性。
师:回到电教室,你调向了吗?文化墙在操场的哪边?办公楼呢?教学楼呢?幼儿园楼呢?
师:现在在多媒体教室里,我在同学们的哪边?门呢?那幼儿园楼在我们的哪边?哎?刚才有同学说幼儿园在操场的南边,可现在幼儿园又在我们的北边,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幼儿园在动,而是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了。)
师:看来我们再叙述方向时,要说明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三、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我们学校的平面图没有完成,同学们能将“文化墙、教学楼、办公楼、幼儿园楼”及它们的方向填在操场四周并把这张平面图完成吗?试试看!
学生绘制,展台前展示,介绍绘制情况。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师:同样的校园,有的同学把“东”画在了上面,有的把“北”画在了上面,如果不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别人还能清楚地看懂我们的示意图吗?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统一一个画图的标准)
师:对了,根据地理知识,在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板书)为了使大家知道我们是按这个标准画的就在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向上的箭头写明“北”。
师:请同学们修改一下你的示意图。
展示。
四、看图辨方向
1.游乐园。
师:春天就要到了,我们该去春游了,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出示)
师:介绍一下公园的情况。(如果没用上方位词可引导学生“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介绍”)
师:你怎么知道花坛的北边是喷泉的?
我们先去哪儿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并介绍情况)
2.北京。
师:去过北京吗?老师有几张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学生欣赏。
师:这儿有一张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同学们能根据左下角的平面示意图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吗?
变换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说四周的情况。
五、小结
今后我们再出去旅游就可以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位置和方向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主题图:
2、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并且说说你是从那里找到的。
3、请同学汇报一下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5、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小组汇报讨论过程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问题: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位置和方向教案篇7
教学内容:教材第20-21页例2、第21页“做一做”及第23页练习五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示意图中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问题情境中感受根据距离和方向确定位置的价值。
教学重点:正确标出物体的准确位置。
教学难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绘图工具:直尺、铅笔、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确定物体位置,必须要哪些条件?
2.观察下图,说一说。(课件出示)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问题,展开问题探讨。
师:同学们,台风登陆后方向发生了改变,正向b市移动,c市也将有大到暴雨。如何利用a市这一观测点,很快画出b市和c市的位置图呢?
生:要知道两座城市的方向和距离,才能画出准确位置。
2.出示下列文字:
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 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离a市300 km。请你在例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位置。
3.教师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
标出b市和c市的位置。
(1)师:那物体位置平面图该怎么画呢?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又该注意些什么呢?请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2)交流汇报。
生: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找准参照点(中心点),了解b市和c市在参照点的哪个方向和它们之间的距离,还要确定每厘米格子表示的距离。老师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b市距离a市200千米,c市距离a市300千米?
生:因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所以只需要在图上画出b市距离a市2厘米,c市距离a市3厘米就可以了。
(3)动手绘制b市和c市位置平面图。
(4)展示各位学生绘制的平面图,交流绘图体会,点评绘图效果。
(5)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这里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以谁为参照点?北偏西30°是以哪条边为起始边?向哪个方向旋转?旋转多少度?如何表示“距a市200 km”?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6)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7)说说你在绘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又是怎么克服的。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2.选一选:课件呈现题目。
3.课件呈现题目。
四、课堂小结
在绘图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确定物体位置的两个条件:方向和距离
方法步骤
1、确定方向;
2、量出角度;
3、选好单位长度;
4、确定距离;
5、画出物体的位置;
6、标出名称。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每一次课堂教学设计时,我总是想方设法以创设一系列生活情境为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探险入手,通过对已知方向的.判断和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准确的方向,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思维。
位置和方向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建立“上、下”、“前、后”方向感的过程。
2、能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课件。
预设流程:
一、谈话导入
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嘴巴上面有什么?(鼻子、眼睛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二、探究新知
1、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生举例)
2、观察主题图体会上、下含义。
小朋友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南京长江大桥去开开眼界。(课件出示主题图)
提问: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上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生回答)
我们小朋友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那谁能说出,汽车的下面有什么?(生回答)
你们有什么想问大家的吗?(学生提问,其余同学解决)
3、把课本的第1页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
4、做一做(课本第2页“做一做”第1题)。
(1)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同桌互相检查),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老师检查)
(2)感受上下的相对性:谁能把它们的位置调整一下?(指名2生改变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其余同学摆。)
三、课堂作业
1、拍手游戏:上拍拍,下拍拍,请把小手伸向前;前拍拍,后拍拍,请把小手伸回来。(反复做3遍)学生会了以后,自己找好朋友合作做。(巩固上下、前后概念)
2、思维训练。(可以让学生拿数字卡片摆一摆)
有一场汽车比赛,去采访的记者阿姨发来了手机短信,关于到终点的次序有这样几条信息(课件出示信息:2号车排在最前面;1号车在5号车和3号车的后面;3号车的前面是5号车。)你能判断他们分别是第几名吗?
四、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位置和方向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