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和小数教案优秀8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制定教案,教师能够更高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提升课堂质量,教案的准备应当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整数和小数教案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整数和小数教案优秀8篇

整数和小数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运用乘除法的关系,正确地进行验算。

二、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验算。

三、教学准备:

卡片和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复习知识:

a、计算:36.4÷413.76÷320.81÷9

b、把54和102改写成两位小数。

b、讲授新课;

例5:求102除以24的`商。

1、怎样列算式?102÷24把它计算好。

2、今天我们商要用小数来表示,怎样计算呢?试一试。

3、除到被除数的个位还有余数,我们可以在商的个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在余数的右边添上0,再继续除。

4、6表示什么?添上0以后60又表示什么?

5、学生复述一遍此题的计算过程。

6、我们怎样验算商是正确?学生验算。

c、巩固练习:

a:计算:162÷1281÷45434÷700

1、学生独立完成,要求验算,对个别学生进行帮助。

2、被除数小于除数,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

b:口算训练:p-29第一题

c:对比训练:

195÷50660÷75400÷32

19.5÷5066÷754÷32

1.95÷506.6÷750.4÷32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被除数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怎么办?

d、根据15010÷95=15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15.01÷951501÷951.501÷95

1、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理由。

d、课堂小结:

1、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应该要注意哪些方面?

2、被除数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怎么办?

e、强化练习:

计算:p-29第四题

f、布置作业:p-29第三题。

整数和小数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笔算)。

2.在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方法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学习具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自主探索

了解小数乘整数

1.说一说如果是你,想买哪种风筝?

学生自由回答。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xx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

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可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105角就等于10.5元

(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竖式笔算。)

3.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72×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乘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巩固提升

完成做一做第1题、第2题、第3题

重点讲解2.3×12(两位数乘两位数中间的部分积是否加小数点这个问题很多搞不清楚。)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整数和小数教案篇3

第一课时 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 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放风筝,但是在放风筝前我们要先去商店买风筝。商店里风筝可多了,让我们来看下有哪些风筝呢。(出示多媒体课件)

①4.6元 ②6.4元 ③3.5元 ④7.8元

二、 教授新课

(一)、初步了解小数乘整数

1、师:同学们,你想买哪一种?买几个呢?

在学生争相说出要买哪种风筝、买几个后,教师将4位同学的不同选择用表格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2、根据同学们的回报情况,师:xx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你们能不能准确的算出买这样的三个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回答预测:

方法1:3.5+3.5+3.5=10.5元。

方法2: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10.5元。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二)、初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揭示课题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可真棒!在上述四种算法中,有的同学根据乘法的意义把3.5×3看成是3个3.5连加最后得出10.5的结果;有的同学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还有的同学是利用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把3.5元看成是35角算出结果;让我们来看第四种方法,直接算3.5×3=,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那我们要怎么计算这个算式呢?刚才有同学说了,3.5元等于35角,我们先把3.5元看作35角来试着算一算。

2、尝试解决

师:我们刚才算了买3.5元一个的风筝,买三个一共需要多少钱,那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可以用刚才那种方法算一算,如果老师想买4.6元一个的风筝,要买5个,又该怎么列式,怎么计算呢?

学生们各自尝试计算

(三)、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自主尝试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解决了买风筝的问题,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出示算式0.72×5=),0.72不是钱数,现在我们要怎样计算呢?

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汇报演示

师:回顾下我们计算0.72×5=的过程,我们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变成72,积也随着扩大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1/100。(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小结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师:对照算式3.5×3、0.72×5,想一想,在做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你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最后又干什么?

在学生依次说出小数乘整数的过程时,帮助学生理出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三、 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老师要看看哪个同学学的更好,对于新知识掌握的更好。让我们一起完成例2“做一做”中的第1、2题。做完之后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点?

(①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整数乘整数中两个因数都是整数;②小数乘整数的积中,若小数末尾有0,这个0可以去掉,但整数乘整数积中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

2、完成练习一中的第1、2题。

3、课后用较合理的方法估算出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完成练习一第三题。

四、小结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谁能告诉我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小数乘以整数我们应该要注意什么?你发现小数的乘法与加、减法有什么区别吗?

1、学生汇报

2、教师总结评价

整数和小数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1~例3和做一做,练习十第1~4题。)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明确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概念;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能力目标:能在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高度概括、总结。

3.情感目标:学会使用中括号,灵活运用运算方法。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中括号的使用。

教学难点:

在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后再计算。在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号。

教具准备:

投影片、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32.8+19 1.82-0.63 0.42×0.5 8.2÷0.01

5.2÷1.3 0.67+1.24 0.51÷17 1.6×0.4

2.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板贴)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尝试。

1.出示例1:下面的.算是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3.7-2.5+4.6 3.6×6÷0.9

⑴读题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

①第一个算式含有加、减两种运算,要先算减法,后算加法。

②第二个算式含有乘、除两种运算,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③这两个算式中,除了整数就是小数。

导入: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⑵师: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⑶你能把“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换一种说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⑷生试算,指名板演。

3.7-2.5+4.6 3.6×6÷0.9

=1.2+4.6 =21.6÷0.9

=5.8 =24

⑸反馈练习:口述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7-0.5+0.83 3.6÷0.4×5

2.出示例2:下面的算式里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35.6-5×1.73 6.75+2.52÷1.2

⑴读题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

①这两个算式里都含有两级运算,所以第一题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第二题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②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

⑵试算并说说解题思路。

35.6-5×1.73 6.75+2.52÷1.2

=35.6-8.65 =6.75+21

=26.95 =27.75

⑶反馈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7-0.5×14+0.83 2.6+8×0.5×3

3.6÷0.4-1.2×5 0.75÷0.3÷0.5-3.2

3.例1和例2都是没有括号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接着请看例3。

三、示范。

1.出示例3:计算3.6÷1.2+0.5×5。

⑴生独立计算,集体订证时,说说这道题含有几级运算?

⑵在3.6÷1.2+0.5×5里,如果要先算1.2+0.5怎么办?运算顺序怎样?

⑶在3.6÷1.2+0.5×5里,如果要先算(1.2+0.5)×5,又该怎么办?

⑷讨论

⑸汇报讨论结果,板书

3.6÷(1.2+0.5)×5 3.6÷[(1.2+0.5)×5]

⑹提示:有时需要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如果使用小括号后还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就必须用到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⑺自学p.40页内容

⑻你看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⑼注意: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只除到第三位,然后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再接着往下计算。在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这一步,要注意写约等号“≈”,到下一步如果没有再取近似值,仍要写等号。

2.反馈练习

0.4×(3.2-0.8)÷1.2 5×[(3.2+4.06)÷6.05]

四、应用。

1.填空(投影出示)

⑴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 )。

⑵加法和减法叫做第( )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 )运算。

⑶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要从( );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 )运算,后做( )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再算( )里面的。

2.练习十第1、4题。

3.判断并说明理由。

13.6×3-40.8÷2 3.8+5.6÷7×4

=40.8-40.8÷2 =7.4÷7×4

=0÷2 =1.2×4

=0 =4.8

五、体验。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六、作业。

练习十第2、3题。

整数和小数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的:

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点位置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65×5表示什么?(两种意义)

2、填表并观察比较

(1)p1复习,填在书上

(2)指名口答

(3)观察比较:

第2、3、4栏分别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第3、2、1栏分别与第4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又有什么变化?

(4)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3、小结导入

刚才复习的整数乘法的意义以及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对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很有帮助的。

板书:小数乘以整数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并读题

(2)列出算式

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解答?有几种方法?

板书:用加法算:6.5+6.5+6.5+6.5+6.5

用乘法算:6.5×5为什么?

(3)理解意义

联系加法算式想6.5×5表示什么意思?

还表示什么?

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结合复习题1想想)

出示: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说明:以前说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只限于整数,现在也包括了小数乘以整数。

(4)探究解法

用加法算6.5+6.5+6.5+6.5+6.5=32.5(元)

讨论乘法计算方法:

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汇报交流说说怎样想的?

扩大10倍

6.5─────→65

×5×5

────缩小10倍────(依据是什么)

32.5←─────325

重点思考:为什么要把325缩小10倍才是原来的积?

指出:在具体计算中,把6.5看作65即可,不必另写算式

2、P1做一做

(1)列出算式

(2)你能根据例题的方法计算出这道题的得数吗?

(3)指名板演,其余自练

(4)集体订正,请板演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1、针对性练习

出示下列各题,说出括号里的数(巩固小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的思维过程)

(1)2.8─→()(2)3.16─→()

×9×9×3×3

─────────────────??

()←─()()←─()

(3)()←─97

×5×5

────────??

()←─485

(此题为发散思维训练)

2、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495×7=3465205×5=1025

4.95×7=()20.5×5=()

3、P4第1题,指名口答

4、P4第2题,独立练后校对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五、布置作业:

P4第3、4题

六、板书

整数和小数教案篇6

教学内容: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例5、例6,做一做和练习十一第1~5题)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会根据文字题中的关键词语“和、差、积、商、除、除以”等,正确使用小括号、中括号。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题意确定计算顺序分解计算步骤,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中什么情况使用中括号,为什么使用中括号。

教具准备:

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练习十一第1题)

32.8+19 0.42×0.5 0.67+1.24

3.06×0.2 0.51÷17 5.2÷1.3

8.2÷0.01 1.82-0.63 1.6×0.4

2.提问

(1)什么是和、差、积、商?和、差、积、商各等于什么?

(2)举例说明除、除以的不同含义。

3.读题口头列算式

(1)637加上86与19的积,再减去1375,差是多少?

(2)从72与64的积里,减去4012除以59的商,差是多少?

(3)532减379的差,加上192除以4的商,和是多少?

4.根据给出的条件列出算式(投影逐个出示)

(1)计算2.4与0.48的`差, 列式为:2.4+0.48

(2)用2.4与0.48的差乘以5, 列式为:(2.4—0.48)÷5

(3)用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

列式为:12÷(2.4—0.48)×5,对吗? (设疑导入)

二、尝试。

1.出示例5: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

2.读题讨论这题求的是什么?该怎样去想?

引导学生回答:这题求的是商,必须知道被除数和除数,被除数是12,除数是2.4与0.48的差乘以5的积。

3.独立列式解答(指名到黑板讲解答思路)

12÷[(2.4—0.48)×5]

=12÷[1.92×5]

=12÷9.6

=1.25

强调:为什么使用中括号?

4.及时反馈:列式不计算,例5改为

(1)2.4与0.48的和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

(2)2.4与0.48的和乘以5,所得的积除以12,商是多少?

5.完成p.42页做一做

6.用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关键是什么?应注意什么?

7.出示例6:一个工程队铺一段公路,每天上午工作4.5小时,下午工作3.5小时,如果按每小时铺路48.5米计算,这个工程队一天共铺路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1)读题,理解题意。

(2)生独立解答。

一种:48.5×4.5=218.5(米) 二种:3.5+4.5=8(小时)

48.5×3.5=169.5(米) 48.5×8=388(米)

218.5+169.5=388(米)

综合算式

48.5×4.5+48.5×3.5 48.5×(4.5+3.5)

(3)比较两种综合算式有什么联系?

8.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应用。

1.练习十一第2题。

2.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说明理由。

(1)8.4加上8.4与1.66的差,所得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 a. 8.4+(8.4—1.66)÷4

b.[8.4(8.4—1.66)]÷4

(2)10减去5.6与1.3的和,所得的差去除24.8,商是多少?

a.[10—(5.6+1.3)]÷24.8

b.24.8÷[10—(5.6+1.3)]

3.列综合算式计算下面各题。

(1)2.8与4的积,减去6.5除以的商,差是多少?

(2)47减去3.2与1.5的积,再加上6.9,得多少?

(3)5.6与0.7的和,乘以1与0.4的差,积是多少?

4.练习十一第4题。

四、体验。

刚才学的例5、例6,就是今天所学的内容: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应用题,解答时要根据题意,正确使用小括号、中括号。(板书课题)

五、作业。

练习十一第3、5题。

整数和小数教案篇7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68页的例1和“试一试”和“练一练”,以及“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超市购物的情景图:星期天李老师去超市购物,买了3盒巧克力,每盒巧克力58元。

师:同学们请你们用不同的方法来算一算,李老师买巧克力要花多少钱?(请学生用加法计算出老师用了多少元,再请学生用乘法计算,并让学生说说12×3表示什么意思?)

二、共同探究,明理获知

呈现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不同品种的水果它的价格也就不一样。这是老师在超市买水果的画面,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分别要多少钱?

理解情境图的数学信息:西瓜价钱元;哈密瓜价钱是元;哈密瓜价钱比西瓜的贵等等。

整数和小数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里学过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里学过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电脑课件、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运算顺序:

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天天都要和数做朋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数,看看有哪些数?

出示一组小数和整数:

2.650.90.5

3.71.30.2812

0.361.568.127.5

1、复习四则运算

(1)(学生口答,老师相机板书:整数小数)

(2)请你从这几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组成一道算式并且口算出结果。(学生口答结果)

(3)问:在我们刚刚口算的算式里,有哪些运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这就是我们学习过的四则运算,在这四则运算里加法和减法是一级运算(板书),乘法和除法是二级运算(板书)。

2、复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1)请同学们从这几个数中选择三个或四个数组成一道综合算式。(可以运用小括号和中括号)

把综合算式写在课前准备的纸条上。

(2)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六道算式展示在黑板上。请同学们把这六道综合算式分分类。(四人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整理板书

从左往右先算二级运算先算小括号里的

(4)每个同学从第一行的三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做在练习纸上。(三名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5)集体订正。

3、小结揭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复习的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那你觉得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强调运算顺序)

4、复习简便计算:

(1)出示(8.11.3+8.13.7)5(也是黑板上的最后一道算式)

(2)先让同学自己完成,比一比谁做的最快。

(3)集体汇报:请做的快的同学来介绍方法。

教师强调:计算时,要认真审题,灵活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5、练习:

7.8+4.3-6.4+1.71.22.70.54.8

(2.5-2.50.6)418-3(2-0.8)

一组一题做在练习纸上,投影仪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点累了吧?下面我们来做一做身体健康操。

第一节:小嘴巴说一说

请你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3.6[(1.2+0.5)5]

0.750.30.5-3.2

7-0.5+14+0.83

3.60.4-1.25

第二节:小眼睛找一找

下面的计算对吗?

0.2540.254

=11

=1

7.40.65+10.5

=0.481+10.5

=10.981

第三节:小手做一做

1、从21.3与8.75的和里减去0.75,结果是多少?

2、16除以2的商加上3.5。和是多少?

第四节:小脑袋估一估

一块梯形的土地(如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先说说大约是几十平方米,再计算,得数保留整数)

三、走进生活,拓展练习。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生活看一看。

五一长假就要到了,我们作为家里的小主人该去超市选购一些食物用来招待客人了。

今天妈妈给了你们每人50元钱,你们来到了超市,你们准备选购哪些食物呢?把你的购物清单写在练习纸上。(出示食物的图片和单价)

我们比比谁是最棒的小当家!

整数和小数教案优秀8篇相关文章:

小手和小脚小班教案6篇

1和许多幼儿教案6篇

中班和爬有关的教案6篇

和眼睛有关的教案5篇

小班数学《1和许多》教案模板6篇

中国雪和中国盐教案通用6篇

中国雪和中国盐教案参考7篇

大雨和小雨音乐教案模板7篇

小班数学一和许多教案最新5篇

小班数学一和许多教案5篇

整数和小数教案优秀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