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倍数的教案6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教案的设计,教师能够设置明确的课堂目标,引导学生朝着这些目标努力,一份系统化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课程内容,确保知识的连贯性,二十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公倍数的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公倍数的教案6篇

公倍数的教案篇1

课题一:两个数的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公倍数、的概念。②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的方法。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求两个数的的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3和8 6和11 13和26 17和51

2、求30和42的最大公约数。

二、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已学过两个数的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现在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1。

投影出示例1 及画好的数轴。

(1)学生口述4和6的倍数,投影显示在数轴上。

(2)观察并回答。

①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

②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多少?有无最大的?为什么?

(3)归纳并板书。

①4 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

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2。

②也可以用图来表示。

4的倍数 6的倍数

4 8 16 20 12 24 6 8 30

4 和6 的公倍数

(4)抽象、概括。

①什么是公倍数、?(让学生说)

②指导学生看教材第71页有关公倍数、的概念。

(5)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73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分别填写出6和8的倍数,再让学生说:两个圈交叉部分应该填什么数?为什么不打省略号?填好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并说明:我们通常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几个数的。

(2)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写出短除的竖式并指出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是哪些?

2 18 2 30

3 9 3 15

3 5

18=233

30=235

(3)观察、分析。

①18(或30)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②如果233(或235)再乘以2或3或5得到36、54、90(或60、90、150)都是18(或30)的什么?

③18和30的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2335)

(4)归纳:18 和30 的里,必须包含它们全部公有的质因数(1个2和1个3)以及各自独有的质因数(3和5)就可以了,所以18 和30 的是:

2335=90

(5)教学求的一般方法。

为了简便,我们通常用短除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写成下面的'形式,求,如: 18 30 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写成这种形式后该怎样做。

①每次用什么作除数去除?

②一直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③再怎样做就可以求出了?

(6)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74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解答后,点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然后集体订正。

(7)抽象、概括求的方法。

①谁能说说求的方法。

②指导学生看第74页求两个数的的方法。

四、课堂实践

1.做练习十五的第1题,让学生讲讲为什么?

2.做练习十五的第4题,先让学生也按要求去做,再回答谁做得对,谁做错了,错在什么地方?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及方法。

六、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五的第2、3题。

公倍数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 :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课本 p88~90 例 1、例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育人目标):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

3的倍数有:()

2的倍数有:()

2、学生汇报填写结果,教师板书记录

3、说一说,你对倍数有什么理解?

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境

出示阿凡提的故事

1、教师:请大家想一想,阿凡提是哪天去巴依老爷家的?他用的是什么办法找到这个日期的?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最小公倍数(板书)

2、出示日期,让学生找出巴依老爷休息的日期和标出账房先生休息的日期

3、展示问题(让学生回答)

(1)老渔夫休息的日子有哪几天?4,8,12,16,20,24,28 它们都是()的倍数

(2)小渔夫休息的日子有哪几天?6,12,18,24,30

它们都是( )的倍数

(3)老渔夫和小渔夫同时休息的日子有哪几天?12,24

它们是( )和()共同的倍数

(4)我最早应在几号去拜访他们?12

4、总结问题后,导出课题:最小公倍数

5、出示问题:(通过上面的问题以及以前学过的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

(1)什么叫公倍数?

(2)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数?

6、学生:回答

教师: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讲授新课

1、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最小公倍数,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

(1)、找出6和9的最小公倍数

6的倍数:6 ,12 ,18,24 30,36……

9的倍数:9,18,27,36……

6和9的公倍数:18,36……

6和9的`最小公倍数:18

教师:同学们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了吗?

学生:会

(2)求3和2的最小公倍数

全班交流并板书。

还可以这样表示

3的倍数 2的倍数

2

(3)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四、通过这几题的学习,观察一下: 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

教师:我发现: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五、归纳总结:

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先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倍数

(2)再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

(3)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六:随堂练习:

1、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和8 3和8 6和156和9

4和106和8 4和108和10

2、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3、练习:六盘水火车站是12路和13路公交车的起点站。12路每3分钟发车一次,13路公交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公交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再过多久又同时发车?

七、渗透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六十二条 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

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 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第六十六条 乘车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不得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

问题结束:你们现在知道阿凡提是哪一天去巴依老爷家的了吗?

八:布置作业

公倍数的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下册》第88~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

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任务:

任务一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任务二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师:同学们,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最小公倍数)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倍数)

2、师:(出示)谁会求这俩个数的倍数?有了这个知识做铺垫,相信我们这节课一定会学的很轻松。

3、(出示目标)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并牢牢的记住它。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一、任务呈现

师:过几天,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将外出旅游,高兴吗?小兰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可从7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妈全部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选那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要求:先独立思考,不会的小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

二、自主学习 教师巡视学习情况

三、展示交流

1)师:他们可选那几日外出?(12、24)

你是怎样选出来的?根据回答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 8 12 16 20 24 28 ---- 4的'倍数

爸爸的休息日:6 12 18 24 30 -----6的倍数。

共同的休息日:12 24 -----4和6的公倍数

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还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

2)仔细观察两组数据有什么特征?

3)再次强调 4 的公倍数就是妈妈的休息日

6 的公倍数就是爸爸的休息日

4 和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共同休息日

4)最近是哪一天? 12

12也是这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5)集合图还可以这样表示 出示:

问:和前面的图有什么不同?中间的部分表示什么?(重合的、公共的)

你会填吗?把刚才的数据填在这个表里,中间填?两旁呢?

这样我们可以一眼看出4 和6的公倍数是12、24.

6)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7)89页做一做

二、那如何求最小公倍数呢?

任务二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一、任务呈现

1、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想一想:

1.你还能想出几种求法?

2.公倍数有多少个?你能找出最大的公倍数吗?

3.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自主学习

三、展示交流:

1、把不同求法板书

2、交流以上三个问题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要求5分钟)

2和7 4和8

3和5 6和15

2、结果反馈

一次正确5分,自己改正4分,帮助改正3分,

3、反思总结 谈谈收获和不足

5

公倍数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探究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究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谈话:,乐乐就放假了,很想爸爸妈妈带她出去玩。可乐乐的妈妈从七月一日起每工作3天休息一天,爸爸从七月一日起每工作5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同时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西湖公园玩。(出示:七月份的日历)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请学生相互议论后,教师提示:同桌两位同学可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位同学找乐乐妈妈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学找小兰爸爸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结果合起来对照一下,就可以很快找出乐乐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成以下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二、尝试探讨

1、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我们一起来看妈妈的休息日,把这些数读一读(学生读数),你发现这些数有些什么特点?

师:对了,这些数都是4的倍数。(教师顺势把板书中“妈妈的休息日”改成了“4的倍数”。)

师:刚才我们是在30以内的数中,依次找出了这些4的倍数,如果继续找下去,4的倍数还有吗?有多少个?(学生举例,教师在4的倍数后面添上了省略号。)

我们再来看“爸爸的休息日”有什么特点?6的倍数有多少个?(把“爸爸的休息日”改成“6的倍数”并添上省略号)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他们共同的休息日”,这些数和4、6有什么关系?

师:对了,这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你能给它一个新的名字吗?(把板书中“他们共同的休息日”改为“4和6的公倍数”。)

师:刚才我们从30以内的数中找出了4和6的公倍数有12、24,如果继续找下去,你还能找出一些来吗?可以找多少?(学生举例,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后面添上省略号。)

师:这“其中最早的一天”,我们一起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把板书中“其中最早的一天”改为“4和6的最小公倍数”。)

板书:

4的倍数:4、8、12、16、20、24、28、……

6的倍数:6、12、18、24、30、……

4和6的公倍数:12、24、……

4和6的最小公倍数:12

教师谈话: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

出示集合图:

4的倍数6的倍数4的倍数6的倍数

4和6的公倍数

三、深化概念

师:通过找“共同的休息日”,我们分别求出了这组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1页看例子,填一填

师:什么是公倍数?

生: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就是他们的公倍数。

师:公倍数有多少个?

生:有无数个,找到两个数的一个公倍数,用它去乘2、乘3……所得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师:我们发现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倍数,而且每组公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那么三个数之间是否也有公倍数?四个数呢?五个数呢?

生①:举例:2、4和5的公倍数是20。

生②:无论几个数,只要相乘,它们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师:那你能找出最大的或最小的公倍数吗?

生:没有最大的,只有最小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没有最大公倍数。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

板书: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揭示课题:最小公倍数)

师:那么我们刚才是怎么找出最小公倍数的呢?

生说,师写(列举法)

[点评: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倍数、最小公数意义的理解,使表象更加清晰。由此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的过程。]

4.[出示]找最小公倍数

2和69和186和245和353和9

3和57和54和99和11

让学生找出每组数的公倍数。

师:有的同学找得很快,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的方法吗?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之后汇报。

生: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它们的乘积也是它们的公倍数。

生:2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并不是它们的乘积。

生:大数要是小数的倍数,大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而且是最小公倍数。例如2和6,9和18,最大的数都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你们还能发现了什么?

生③:第二排每一组都是互质数。例如3和5两个数是互质数。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师总结

师;你们能举一些这类的例子吗?

5、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发现做书本52页的第3题,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610和83和95和46和59和42和76和8

[点评:教师直接把找特殊情况下两个数最小公倍数这一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学生练习、让学生不断发现不断改进。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想法,教师却从不给出结论性的评价,而是始终鼓励他们大胆猜测验证,互相补充说明,学生真正投入探究学习的氛围中,体验着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四、利用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问题,

出示:

(1)“五(1)班同学参加植树劳动,按6人一组或8人一组都正好分完。五(2)班参加植树的至少有多少人?”

齐读两次,找出题中的关键字,引导中理解题意后放手让生自己完成,同桌间比对。

(2)人民公园是1路和6路汽车的起点站。1路汽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6路汽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再过多久又同时发车?

(设计理念:借助于生活实例进行对知识的应用,这样不仅可以让生对抽象概念得以理性认识,而且也能切身的体会到数学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在分析中我紧抓关键字突破难点,这样可以让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

五、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叫最小公倍数?

我们今天学习了求最小公倍数的哪几种情况?

怎样才能很快地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板书:找最小公倍数

一般关系列举法

倍数关系较大数

特殊关系

互质关系两数的乘积

公倍数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教法:新授、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法:练习、自学、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3分钟)

(一)复习

1、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2、最大公因数与两个数的质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二)出示目标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6分钟)

自学内容:68-69页内容

自学方法:先独立看书,思考问题,再小组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先从4号、3号开始回答,组长负责组织,提问,副组长负责记录,以及和老师的交流。)

自学思考:

1、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并背诵。

2、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两个数的公倍数和他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三、合作交流(15分钟)

1.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1)学生先独立思考。

(2)再合作讨论自己是如何做的。

(3)全班交流。

2.小结:6,12,18,… 是 3 和 2 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 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举例说明:求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

(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学生的方法有:①列举法:先找倍数,再找公倍数,最后找出最小公倍数。

例如:6 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 的倍数:8,16,24,32,40,48,…

6 和 8 公倍数:24,48,…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24

②大数翻倍法:8,16,24,…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24

③分解质因数法:

8=2×2×2 6=2×3

8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包括 8 和 6 的公有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④画图法。

4.用喜欢的方法求 12 和 15 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

5.用分解质因数法求 18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

四、质疑探究(4分)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4 和 5 13 和 7 48 和 16 17 和 85

小结:若两数互质,两数直接相乘求最小公倍数;若两数含有倍数的关系,大数是两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小结检测(6分钟)

(一)小结: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二)检测:

1.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5,9] [18,24] [18,27] [14,21]

[32,40] [25,45] [26,39] [54,63]

2.下面的说法对吗? 说一说你的理由。

(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六、堂清(6分钟)

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3和6 2和8 5和6 4和9 3和 9 5和10

公倍数的教案篇6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复习、整理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最简分数等概念。

2、通过输理、比较,建立相关概念的关系。

3、、在游戏、应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基本教学过程:

一、一、基本练习

1、复习找因数、公因数的方法:

练习第一题。

学生填写后,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巩固找公因数的方法。

2、复习约分的方法:

练习第二题先约分,再连线。

二、运用知识模型:

1、复习分数的意义、约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3题。

让学生自己用分数表示,并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

2、第4题。

先让学生找出分数,并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3、第5题。

本题开放性强,学生可以自由分割,并用分数表示。

三、思考题:

本题先要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并思考:选择怎样的地砖才能没有剩余?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是要求24和30的公因数是1、2、3、6,因此可以选边长是1dm,2dm,3dm,6dm的方转。

四、实践活动:

先让学生用最简分数表示小明一天中每项活动的时间,巩固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约分等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表格,并用分数知识进行交流。

四、总结:教学反思:

内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基本教学过程:

一、一、创设活动情境,进行找倍数活动:

二、出示题目和8月份的日历:

1、谁能说一说“每隔2天去一次,每隔4天去一次”怎么理解?用不同的符号圈出两人去少年宫的日子。

2、把这些数写下来。

二、自主探索,总结找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

1、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2、再观察两人同时去少年宫的日子有什么特点?

3、师总结: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填一填:第48页

①学生尝试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利用集合进一步加深对公倍数意义的理解。

②学生讨论交流找公倍数的基本方法。

③还有其他方法吗?(鼓励学生用其他方法找公倍数)

4、师总结: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三、拓展引思:

1、第49页练一练

第一、二题

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交流。

教学反思:

①15和5014和3512和484和7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明确找两个数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并对找有特征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

注意:教师出题时,数字不要太大,要注意把握难度要求。

②练一练,第42页第1题。第2题。第3题。

③第43页第4题:

让学生找出这几组数的公因数后,说说有什么发现?

④第43页第5题:

⑤数学探索:

三、总结。

分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新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求异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感受比较与分类、猜想与验证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逐步学会用此种方法处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中央电视台李咏主持的什么娱乐节目?

生:非常6+1幸运52

师:今天就让幸运带给我们五年级二班每个人好吗?在幸运52的幸运擂台挑战之前要知道我们班的课堂比赛规则:

a、把我们班分成四大组,如果哪一组回答问题出色,或者回答问题积极相应加上两颗星。

b、如果哪一组不听人家的回答则倒扣一颗星。

c、最后看哪一组胜利相应进行奖励。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些知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板书:分数大小比较)

公倍数的教案6篇相关文章:

彩色的牛教案6篇

关于荷花的教案6篇

蚕的手工教案优质6篇

折纸船的教案通用6篇

彩色的牛教案优质6篇

与光有关的教案6篇

小班《好喝的汤》教案6篇

神奇的魔术画教案6篇

动物的尾巴教案6篇

小数乘整数的教案6篇

公倍数的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