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教案中会设计评价工具,以便于客观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优秀的教案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组织内容,减少盲目性,以下是二十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八年级美术课教案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美术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
重点
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基本认识。
难点
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教学准备
挂图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等。
板书设计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马》壁画法国
?簪花仕女图》唐周昉
?舞马衔杯纹银壶》唐
伦敦圣保罗天主教堂英国
教学过程
(1导入:出示2幅作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清明上河图〉〉提问(仔细观察上述作品后,你能理解它们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以及经济、政治和生活背景吗?)教师在学生常识性地回答问题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人类没有创造文字之前,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一些造型实物(绘画、雕塑、工艺品、建筑等)获得的。即便文字出现以后,也需要造型实物提供直观的印证。所以,一件美术作品不仅仅是由美术的意义,而且能够代表一定的文化特征,所以我们说“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2新授:因此,我们在接触一件美术作品时,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加以欣赏,而且要善于发掘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簪花仕女图〉〉唐代周昉
提问:
1、从作品仕女的姿势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内容?
2、从作品仕女的华美服装和精美的手饰中,你觉得唐代纺织技术与工艺水平如何?
3、从作品描绘的仕女面庞、体态、你能说出当时对女性的审美观吗?
解释:
1、从作品描绘的几个贵妇在庭院中闲步、赏花、采花、戏犬的情节,让人感到上流社会贵妇虽然物质富足,但却精神空虚、百无聊赖。
2、从画中描绘的轻纱薄翼般的华美衣裙,反映出唐代的纺织技术和工艺水平已是相当的高超。
3、反映出当时对女性美的审美标准是丰腴,而非我们当代苗条。
与同学讨论,共同探讨几件作品的文化意义。
1、〈〈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传统的中原样式吗?
2、从〈〈三彩骆驼载舞俑〉〉中的人物的面目特征来看,他们是哪里的人?
4、你知道教堂和道观用途分别是什么吗?它们的外观有什么区别?你能从这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中看到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吗?
分组讨论书中作品,教师提出要讨论的问题。
服装组的图片讨论。北京街道的.图片讨论。
建筑图片讨论。岩画的图片讨论。传统工艺品图片讨论。
每组代表分别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6、小结: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将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与美术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对问题的整体认识和综合思维能力。
教案意见:本教案的设置突出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特征,所打上的历史烙印,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和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
个人评价: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
教学反思
通过对一些作品的欣赏、比较,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对《美术作品以他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的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八年级美术课教案篇2
教材版本:义务课程标准美术教材 (湘版.修订版)
教学年级:八年级 上册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用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2、以手机为范例,分析手机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质、消费者的喜好及其关系,尝试对手机进行造型上的个性化创新设计,学习对生活用品进行巧妙设计的方式和方法。
3、会关注日常生活,善于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表现出初步的设计意识,对奇思妙想的创新活动感兴趣。
教学重点:
分析手机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质、消费者的喜好及其关系,尝试对手机进行造型上的个性化创新设计,学习对生活用品进行巧妙设计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
对生活用品进行巧妙的创新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类型课。以日常生活用品的造型设计作为本课的主体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产品,形成面对生活实际需要的设计意识。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与查找各种与手机有关的资料,能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课堂学习活动。参与资料收集,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导入中,试图以展示造型各异的生活用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设计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设计的基本要求,并对奇思妙想的创新活动感兴趣。课中,着重以手机为范例,分析手机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质、消费者的喜好及其关系等,尝试对手机进行造型上的个性化创新设计,学习对生活用品进行巧妙设计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的主要教学策略有讨论法、比较分析法和演示法。
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小蜜蜂、实物投影仪
2、学具:铅笔、黑色油性笔、彩笔等作图工具、白纸、课前查找的与手机有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cai运用
一、激趣导新
1、新奇的日常生活用品欣赏(双层自行车、汽车旱冰鞋、有趣的餐具等)
2、小结:设计的基本要求。
3、观察:这把椅子在造型上有何创新之处? 点击目录中“引子”部分
二、手机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老式手机到人们广泛使用的普通手机再到最新设计和展示的新款手机图片,以自动播放的方式让学生欣赏。点击目录中“欣赏一” 部分
三、交流、讨论与学习
1、讨论:从手机发展的'历程来看,你觉得近年来手机在哪方面的变化最大?
2、说一说:这款手机由哪些部分构成? 猜一猜:这两款手机最适合哪些人使用?
3、依次欣赏各款造型上富有特色的手机,并分析每种手机所适合的不同消费群体,使学生逐步了解不同手机的造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4、思考:如果为运动员设计一款手机,你会怎样去考虑?
5、手机色彩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6、手机材质与手感、质感分析。
7、小结学习情况。
四、学生活动
1、交流:你觉得自己所收集的资料中的手机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老师小结学习情况并与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手机图)
2、作业要求:根据有关手机资料,针对生活需要,设计一款新颖的个性化手机,并用铅笔、彩笔等工具画出设计图。
3、学习小提示。 点击目录中“活动”部分
五、作业讲评
1、分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的设计图及其设计思路。
2、师生互评。点击目录中“欣赏二”部分
六、拓展
1、各式各样的自行车设计。
2、椅子巧设计。
3、杯盘的多样化设计。点击目录中“拓展”部分
七、总结
下课老师总结本课情况,提出课后要求: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
八年级美术课教案篇3
教材分析:
这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学习要求学生结合其他课程及生活中获取的知识,积极地参与研究性活动。本课的教学内容体现着现代意识,与时俱进,所以这一课兼顾了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学习两个方面的需要,既顺应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突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有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请柬是具有简易、实用、页面设计庄重、大方、美观等特点,并学习请柬制作的方法。
2、通过请柬的制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品德增进师生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请柬。
难点:
1、构图设计
2、恰当选择材料
教学用具:
1、老师:自制各种示范请柬;示范制作备用的花纹图案资料及内容;8开白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剪刀、画板、图钉等。/
2、学生:16开白纸对折,废旧彩图纸、浆糊,彩色笔,剪刀等。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示范,演练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2、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用过请柬吗?谁能说一说请柬的用途?结合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对了,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增添欢乐,友谊和节日气氛,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自己动手制作,那么,不但能够节约,而且会使人更感亲切,更有意义。
(板书课题:请柬设计与制作)
3、请柬欣赏:(出示请柬范图、引导欣赏并边板书)请柬的内容:图案设计,邀请人姓名,邀请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等。
请柬的形式:有平面的、立体有声的;横式的,竖式的;心形的、树叶形的及不规则形的。
制作的方法有:摄影的,色彩绘声绘的,镂印喷刷的以及剪贴的。包括利用多种材料拼贴和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的等。请柬的制作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精致。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请柬的方法。
4、剪贴请柬的制作步骤:(边演示制作步骤边讲解、边板书)
(1)构思、设计
我们要制作一张精美的请柬,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构思,准备制作一个内容,然后,可按自己的`构思画出铅笔设计稿。
在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到邀请的对象,因人而异,如老年人喜欢爱欢乐、新颖的格调;儿童则喜爱灿烂绚丽的色彩我们只有掌握了不同对象的心理和爱好来进行设计制作的请柬就一定会受到珍视和喜爱的。
(2)准备一张较厚的纸,按所需形状剪裁。
(3)选材、配色:废旧的画报和图片本身就有一定的图形和色彩,我们就是要利用它选取我们所需要的部分图形。要注意色彩配置鲜艳、明快。
(4)剪贴;剪取合适的图形,按设计稿依层次贴到纸上合适的位置。
(5)整理画面:看看什么地方需调整,什么地方空了需添画。
5、学生课堂作业
(1)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各拼贴一张精美的请柬
(2)其它同学在座位上开始设计制作剪贴请柬,形式的不限。
?友谊地久天长》、《老师,您好!》(播放轻音乐。)
教师巡视辅导,交待注意事项:
构图时要注意疏密、虚实关系;配色要鲜艳、明快图案和文字要眉目清楚剪贴花纹线条要流畅不要把连接处剪断了。
6、课堂小结
(1)与学生一起分析、讲评作业,并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2)学生互相交换请柬。
(3)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八年级美术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摄影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作用,懂得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记录自己或者周围人们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促进个性发展。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影像与感光胶片的关系,为拍出好照片打下基础。
拍摄好照片的要素及观察发现美的能力。
教法学法
欣赏、分析、归纳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
1、出示学生的生活照片,并说一说照片中的故事和情感。
2、欣赏摄影作品《大眼睛》(现代解海龙)。
展示:课题《瞬间的精彩》。
二、新授:
1、解析作品:《大眼睛》、《巴黎穆夫塔尔街》、《幸福>>
归纳:a、逆光经过桌面反射到人物面部,突出了人物那双渴望的大眼睛,摄影家成功的表现了这一瞬间。b、人物神态自然、真实,题材并不重大,却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并成为纪实摄影的代表作品。c、照片的主人公是爷孙俩,老人是个农民,跟随儿子进城后在附近做清洁工,孙子偶尔跑来与爷爷亲热,于是有了这温馨的一幕。
2、分析摄影作品《白求恩大夫抢救伤病员》、《林中》、《嬉戏》的拍摄特点。
归纳:a、摄影时要善于捕捉精彩的瞬间。b、微小的变化会打破呆板。c、动势的冲突矛盾运用得当,画面会更加生动。
3、总结: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要抓住生活的一瞬间感动,而且要讲究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等,使作品具有一定形式的`美感。
三、思考练习:
1、《山里的裁缝》你怎么理解这幅作品?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情景?
2、说说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
3、用照相机模仿优秀作品的手法拍摄生活的场景。
学生解说自己的生活照。
1、以小组合作方式,分析、讨论摄影作品的拍摄的具体内容及情感。
小组推荐成员回答。
2、以小组合作方式,分析、讨论摄影作品的拍摄的技术特点等。
小组推荐成员回答。
3、理解领会。
1、学生自主回答。
2、学生课后进行拍摄活动,体会摄影艺术。
八年级美术课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融美术字与封面设计于一体,立足于以字体为主的封面设计,强调字体与排版的设计。通过学生收集书,熟悉字体与排版、学习设计封面,激发学生爱书、爱学习、爱生活的美好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用字体设计封面的要点,即:字体、大小、位置、色彩、组合构成的视觉形象。
2 .难点:字体与排版都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
三、教具与学具:
1 .教具:多媒体教学。
2 .学具:包好的书、铅笔、蜡笔、水彩颜料和笔、小桶、剪刀、胶水、彩色纸。
四、教学流程:
纲领
学生活动
引入字体设计的封面
1 .导入:书的封面丢了,对书有什么影响; ( 封面的作用 )
2 .如果为这本书设计封面,须了解哪些内容 ?( 书名、作者、出版社、内容 )
3 .封面中最醒目的应是书名。 ( 字体设计 )
思考答疑
学习了解用字体设计封面的要点:字体、大小、位置、色彩、组合构成视觉形象。
分析: ( 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飞乌集》为例 )
1 .黑体、宋体的特点,各适合什么书 ?
2 .在黑体与宋体的基础上变化;
( 渐变、切割、重叠、倾斜、拉长、压扁 )
3 .哪种字体更能准确体现书的内容 ?
4 .设计书名的字体如图案设计。注意:用双线、单线会减弱视觉冲击力。
5 .针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恰当的设计进行分析,得出理想的设计,体现用字体设计封面的要点的重要性。
6 .设计书名要以一种规则为主,排列应符合习惯。
1 .讨论欣赏 2 .分析
学生尝试设计
1 .练习:为《飞鸟集》设计封面;
2 .学生互评。
1 .设计 2 .互评
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书对封面设计的要求
1 .把《钢铁是怎样冻成的》与学生设计的《飞鸟集》封面进行比较,说明封面设计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
2 .以图例说明,不同内容和类型的书,对字体,色彩、排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1 欣赏 2 .讨论
学生再设计
1 .练习:学生为自己将来想写的书设计封面 ( 铅笔的 ) ;
2 .重申用字体设计封面的要点;
3 .继续设计;
4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互评。
1 .设计 2 .讨论 3 .互许
小 结
1 .封面、书脊、封底俱全的封面设计;
2 .系列书籍封面设计;
3 .老师想出的书 ( 同学们的作品集 ) 。
欣赏
八年级美术课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居室美化的平面设计与效果图制作。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细致、耐心、认真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品质。
(4)学会对身边事物观察、理解的敏锐程度。
(5)自信、个性培养和请顶师长同学意见的包容胸怀。
重点
居室布置设计方案
难点
设计中创新意识、功能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
教学准备
剪刀、卡纸等
教学方法
体验法、讨论法
板书设计布置理想的家居
注意的问题:1整体布局、2室内线条美感、
3、比例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哪里?
学生回答:家。引入课题。
2、教师:提到家,想到最多的是哪些词汇?
学生:温暖、温情、亲切、父母、兄弟、姐妹等
3、教师:这些温暖、亲切、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靠什么来营造。学生:亲人之间的言行,室内的陈设、装饰、色彩、灯光营造的气氛等等
4、教师:联系我们学过的美术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感受来想一想:怎样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你喜欢什么样的家庭环境?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5、每组推荐发言人把大家讨论的主要内容谈一谈,其他同学注意听,然后归纳出重点。
学生发言。(可以各抒己见,不一定准确)
6、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可做少量的点评,对范例加以评述。
7、分组:(每俩人一组,一人为设计师。一人为甲方)每组设计一个单元方案)
8、评价:提出问题: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直至总结出若干可行的评价点。
自评、互评、发表自己的见解。
9、小结:展示优秀作品。赏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印象,领会本课内容,希望未来影响学生生活实际生活。
八年级美术课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元化。
2、了解艺术作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
3、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
4、学会尊重他人的审美选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三、教学过程
开首语: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和课题,本节课谨以美术的艺术形式对这个课题进行探讨。
本节课我们要了解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艺术多元化的现象?如何理解这个现象?对于不同主张、不同风格的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
好,现在让我们步入不同的艺术时空,寻找一下在世界各地曾经出现过的著名的古代文明。
一、导入
1、问题:你能举例说出几个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吗?
课件:逝去的文明……
亚洲--、古巴比伦
非洲--古埃及
欧洲--古希腊
美洲--古玛雅文明
学生举例说明
2、课件展示各种古代文明的美术精品图片
3、: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风格、不同样式、不同效果的美术作品。
二、对比与分析
问题:说一说这些作品是如何反映出民族、地域、宗教的艺术特征的?
引导分析:(以三幅壁画为例)
1、民族特点:人种、服装
2、地域审美特点:
?朝元图》为道教壁画,表现的是一群神仙朝拜元始天尊的情景,这是其中的一个局部。传统重彩勾填的方法;人物气质闲雅,面部平和庄重;线条潇洒飘逸,色彩绚丽辉煌。
?水边的狩猎》反映出古代埃及人的审美观。画面表现丈夫、妻子、女儿的生活场面。埃及人认为绘画必须将每样东西以最能表现出
它们的特点的角度画出来,因此在表现人物时他们就把一只正面的眼睛画在侧面的头上(头部可以从侧面看的清楚),上半身画成正面的,下半身则是侧面的。这幅画的色彩非常鲜艳,线条清晰,背景平实,无纵深空间感。对鱼、鸟等动物观察仔细,描绘细腻写实,形象生动。
?利比亚女先知》是米开朗基罗在罗马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天顶所绘的壁画《创世纪》中的一部分,女先知健壮的身体充满了力量,是米开朗基罗对于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歌颂。
三、简要了解现代西方主要美术流派
(一)问题:艺术进入到现代,又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呢?
引:古代交通、通讯不便,各民族有自己风格的艺术,现代交通、通讯发达,是不是艺术表现形式就大一统了呢?
请学生回答。
(二)课件欣赏西方艺术流派作品
问题1:现代艺术风格多种多样,你喜欢哪种风格?为什么?
问题2:我们该如何理解艺术多元化的现象?
引导学生探讨。
:艺术是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四、对比与分析
问题:想一想,同是长城,为什么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吴冠中:现代水墨画,长城被简化成抽象的符号,百转千回、疏密得当的线条表现出长城在山间奔腾的气势。
邵宇:传统山水画,用勾、皴(cun)、点染的传统技法和深远法的布局表现长城重重叠叠、渐行渐远的巍峨气势。
李健:写实性油画,再现长城冬日的苍凉、险峻之美。
詹建俊:融入强烈个人情感的现代油画,压低的地平线,风云突起,变化莫测的天空,构成壮阔、奇伟的景象,显示出一种“遗世独立、与天为徒”的豪情。
五、思考与讨论
问题:我们应如何对待每件倾注了艺术家心血的艺术作品?我们应怎样面对艺术的多元化现象?
:宽容、理解和尊重
六、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1.以“梦”为进行一次多元化创作。
创作形式可以根据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梦境用绘画手段(手绘或电脑合成图象),也可用雕塑、剪纸、拼贴的方式,还可以用短文、诗歌、表演的方式,大家通过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梦”的诠释,体会多元表现的意义。
2.收集你喜爱的艺术流派的作品图片(如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等等),并在上或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运用你熟悉的软件制作一到两页的介绍资料,内容包括画家介绍、流派介绍、作品分析的介绍性文字,还要包括你本人对画家、画作的真实感受和个人的观点。
八年级美术课教案篇8
教学目的:学习传统笔墨技法知识,及在造型中表现的艺术情趣,提高对民族绘画的认识并培养作画的基本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工具,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现在生宣纸上,用大笔以浓淡不同,相互重叠渗化的点线面笔墨,信手表现几种不同的造型。以无声的语言,加上笔随意转的举动,把学生引入微妙的遐想和情思,趁机提问,“老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出来的?你们画过这种画吗?有什么体会?”
(二)用笔用墨技法及艺术情趣
1、用笔法(结合欣赏、演示与学生尝试)
①笔锋运用练习:中锋、侧锋
②笔触练习:点、线、面
2、用墨法:(结合欣赏、演示与练习)
①墨色:浓、淡、干、湿
②墨法:笔、墨、色、水相互交融的趣味
教师当堂演示用笔蘸墨、蘸色、色墨混合效果的试验以及在造型中的具体应用,树干、树枝及不同用笔形成的点线效果,采用随堂讲练结合的办法。
墨法主要包括: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
泼墨法:一般以大面积的'浓淡墨色,采用写意手法,势如泼出,有的先以重墨落纸后,接着以水笔晕开找出形象再加点景;破墨法:应用广泛,但不论浓破淡还是淡破浓,均应把握趁湿接画;积墨法:主要是依据形象由浅到深层层积点,但要干后再接画第二遍,它在形象塑造方面更具特点。
三、作业要求:
1、墨色的浓淡与水分把握的关系
2、墨和色相互作用的效果
第一点作随堂练习,第二点是学生做练习的重点,并可作为本课的主要任务。当堂作业的练习,要提醒学生注意水分与浓淡掌握的情况,检查试笔纸和衬纸的运用的情况。
四、教学小结:
1、表扬笔墨效果,水分把握较好的学生,并展示习作,要求多在实践中体会。
2、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当堂作业的练习,要提醒学生注意水分与浓淡掌握的情况,检查试笔纸和衬纸的运用的情况。
八年级美术课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