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我对电影的真实感受和思考,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意义,观后感是观众对作品内容、情节、角色等方面的主观评价和反馈,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飘扬的红领巾》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飘扬的红领巾》观后感篇1
友谊是什么?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表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水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前几天,我在少儿频道看到了一个节目《飘扬的红领巾》里面讲了杭州市的一所小学举行了“手拉手”活动。有一个班里的同学和青海玉树的一所学校的学生成了好朋友。他们之间互相通信交流,互换思想,互相鼓励,互相进步。随着交流的深入,他们之间的友谊之桥也形成了。就在这时,青海玉树地区发生了7、1级的地震,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的玉树小学的学校在地震也没有了,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同学们也联系不上了,这让杭州的同学们一下子呆若木鸡了。在没有消息的日日夜夜里,他们时刻在等待着小伙伴们的消息。160多个小时过后,他们终于等来了消息,他们玉树的小伙伴在地震中一个都没有少,这让同学们心中的石头一下子落了下来。
看到这,我在想:“他们之间相距三千公里,但是他们之间的那份挂念,那份真挚的友谊一丝一毫都不会减少。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呀。经历了地震的事情之后,我相信他们之间的感情会更加的深厚,架在他们之间的友谊桥梁不会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友谊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厚;友谊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友谊是鲜花,送之天人手有余香。这就是真正的友谊。
《飘扬的红领巾》观后感篇2
第一位张顺祺同学陪在医院当护士的妈妈上班。他的妈妈是一位白衣天使,每天要护理许多不同的病人,不怕脏,不怕累,用自己的爱心。细心体贴入微的照顾病人,让病人按时吃药。打针。当天正巧妈妈上连班,从一上班就开始忙碌,顾不上喝一口水,顺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试着给妈妈倒水,帮妈妈发医疗知识宣传单,逐渐的成了妈妈的小帮手。
第二位是丁俊杰同学,由于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他陪开校车的爷爷上班。从清晨6:30分开始和爷爷一起刷车做准备。爷爷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校车驾驶员,虽然手和胳膊上起了疱疹,又痒又痛,可是爷爷还是坚持安全的接送学生,每天2个社区,70多里路,出12趟车,拉100多人,从未间断。爷爷的辛苦和坚强的精神改变了丁俊杰,让他从一个因为说话不清而不愿意和别人接触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懂事。活泼。阳光团结的好孩子。
第三位是有名的“娇气包”李宛珈陪交警爸爸上班。这天,正值惊蛰时节,天空下起了大雨,爸爸冒雨在车流中不断地转身。挥手指挥来往的车辆,细心地宛珈数了一下,爸爸每天要转身120次,挥手244次。通过亲身体会爸爸的上班过程,使这个有名的“娇气包”转变成了一个能够自立。会体贴人的好孩子。
观看了节目以后,作为一个有和她们同龄孩子的家长,我深受启发,孩子们需要的不只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需要各方面的锻炼。我们要跟孩子不断地多沟通。交流,让孩子们把家长当成知心人,培养她们的自强能力和责任心。我们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孩子了解社会。感知社会,更多的融入到社会中去,将来报答社会。理解了就是长大了。这样对独生子女都是一个很好的历练。
《飘扬的红领巾》观后感篇3
上个星期五下午1:20分的时候,我们三年级组织去看一部对我们少年先锋队最有帮助的电影,它的名字叫做飘扬的红领巾。我早就盼望着看这部电影,在路上,兴奋的光芒早就飞到电影院了。
这部电影说的是一位尊敬的老人带着自己的孙子到城市的学校里参观。一到学校,正好是在放国歌,许多名少先队员都昂起头,敬着礼,这个老人也跟着敬礼。一位老师看见了,问道:您为什么也在敬礼?老人望着一个巨大的石像,不由的流着眼泪,老师也不明地问道:您哭什么?老人说起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原来他小的时候是富贵人家,但是他有一个阴狠的舅舅,他舅舅是当时的一个大官,也是治理那个城市的,但是他舅舅错杀了不知多少好人,也非常霸道。一开始,这位老人幼年时候跟十个非常穷苦的孩子交上了好朋友(那时在香港)他舅舅也没有理会。可是过了两三年,他再次回到香港,他看见舅舅的军队一看见街上的人就打打杀杀的,非常残忍,他的十个好朋友也被抓了起来,后来这个孩子(老人的幼年)费了千辛万苦才就出自己的朋友,还劝阻舅舅不要杀人。可是他舅舅不听,还把他和十个朋友最好的姐姐给杀了。
从那个时候起,全部学生都戴上了红领巾。红领巾上面的红色,就是个个市民的鲜血。我对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觉得这么多战士为了保护儿童,所以牺牲了,鲜血就撒到了红领巾上,所以我们要爱护红领巾,不要让他们白费心血。
《飘扬的红领巾》观后感篇4
暑假里,我看了少儿节目《飘扬的红领巾》。这个栏目共有《大山里的呼唤》、《一百六十四小时的牵挂》、《今天我上班》、《在太行深处》。其中,《今天我上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上班》有三位主人公。第一个叫张顺琪,陪着妈妈去上班,他的妈妈是护士。爸爸出国了,妈妈太累了。在医院,妈妈要工作,正好赶上来查体的老干部很多,看到妈妈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真是太忙了。他赶忙给妈妈倒了一杯水,给妈妈端了过去,还主动帮妈妈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给来医院查体的人们发放健康教育的宣传材料。到了晚上,妈妈正好赶上一个夜班,医院里还有病人,没有回家,到了晚上12点,妈妈还要给病人量体温,打针,一直到清晨4点,妈妈总是在尽心尽力地工作。他想:自己一定要给妈妈减轻一些压力,要学会做饭,等妈妈回来很晚了,他要给妈妈做饭。当妈妈倒下睡觉时,给妈妈捶捶背。
丁俊杰的爷爷是一名司机,是专门开校车的。一大早起来,他就和爷爷去擦车,然后去接同学们,把同学们安全地送到学校,放学后还要一如既往地把同学们接回家。丁俊杰注意到,爷爷的胳膊和手都起了疱疹了,他还是坚持带病开车,非常负责任。每天,爷爷接送的人非常多,爷爷却不辞辛苦。丁俊杰坚定地说:今后我放学回家后要给爷爷捶背,洗脚,让爷爷舒服舒服,第二天好工作,帮爷爷干活。丁俊杰变得更加阳光,认识到爸爸妈妈的辛苦。
李宛珈在家里非常娇气,一撒起娇来,爸爸都拿她没办法。她的爸爸是一名警察。天刚刚亮,她就背爸爸叫起来,来到马路上,指挥车辆。今天正好是惊蛰时期,天突然下起了雨。李宛珈一边当义务的交通员,一边悄悄看在雨中指挥交通的爸爸。雨越下越大,爸爸一次次转身,一次次打手势指挥交通,李宛珈的泪水和雨水交织在一起。看到有闯红灯的人们,她主动上前劝告他们。
这三个同学参加的活动使我受到了教育。我要像他们一样,孝敬父母,理解父母的辛勤劳动,主动帮爸爸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他们减轻负担。我愿意做爸爸妈妈的知心人,让他们觉得我真的长大了。
《飘扬的红领巾》观后感篇5
大屏幕上,几个儿童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呼喊:“爸爸妈妈我们想你了”、“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们爱您”……叫声响彻整个山谷,留守儿童们泪流满面,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这个办法,是一个名叫张玉玲的初一年级女孩想出来的。
张玉玲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她尊敬老人、乐于助人……
一个92岁的孤寡老人自己艰难的提着水,被张玉玲看到了,从此这位老奶奶的用水张玉玲就包了下来,甚至到老奶奶去世的时候穿的衣服也是张玉玲自己掏钱买的,多么可贵的精神啊!难怪有一个同学评价她:张玉玲是他最敬佩的人!老师们评价她是个很难得的好同学!
在大旱的时候,张玉玲组织了一支“抗旱小分队”, 出一份力,发一份光,每天走在狭窄的山路上,搬水、运水,为抗旱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无条件的给人们挑水、送水、送食物,要知道他们要走好长好艰险的一段路啊!如果换做是我,我可能在家里等着送来水,就算送,我都怀疑自己的决心和吃苦耐劳的能力。多么可敬的同学啊!
她的奶奶腿病发作时,奶奶让她用针扎奶奶的手放出污血,说这样会好受一点,结果她非常紧张开始不敢扎,但她不愿看着奶奶痛苦,最后减轻的扎了下去。这时候是她多么思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他们在这,这些活不都是他们的吗?换做是我,我可能会去农田找爷爷,而不会自己帮奶奶挤淤血,多么孝顺的孩子啊!
看完后,我觉得,张玉玲本该像我们一样赖在爸爸妈妈的怀里撒娇的,她却勇敢地担起了替爸爸妈妈照顾爷爷奶奶的重担;她本该像我们一样幸福的生活,可她却什么也不用考虑,义无反顾的担起了为别人分担忧愁的事情。
再想想自己是多么的惭愧!和张玉玲相比,我只是温室里的一朵小花,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而张玉玲给我做出了榜样,以后,我要向她学习,做一个乐于助人、关心老人、懂的孝顺、认真学习的好孩子!
从她的身上,我看到新一代少先队员的精神风貌,她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要对得起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它是国家和人民的希望!
《飘扬的红领巾》观后感篇6
今天我们一家坐在沙发上一起看了《飘扬的红领巾》这档红色节目。
这个故事讲的是,2010年三月份,也就是在发生地震前的一个月,杭州府苑小学举行了一场名为“心系玉树”的讲座,这场普普通通的讲座将远隔千里的一些孩子联结在了一起,在这场讲座上,几位曾经在玉树地区采访过的记者给孩子们介绍了青海玉树地区的情况,孩子们第一次听到了“玉树”这个名字,那里艰苦的生活,美丽的风景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和家长做出了一个决定:跟玉树的一所小学结对子。
青海玉树第三完全小学的五年级三班与杭州府苑小学的五年级六班是手拉手结对班级,在讲座之后不久,杭州的孩子们给玉树的孩子寄出了第一封信。跟根结对的同学说,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还介绍了他们美丽的西湖等等。4月7号,玉树的孩子们给他们杭州的小伙伴们寄出了29封回信。在信中,他们有的说杭州小朋友寄来的衣服他们从来没见过,有的说自己喜欢踢足球,有的邀请杭州的.小伙伴们去玉树玩,有的想要一个文具盒和钢笔。因为路途遥远,杭州的孩子收到回信的时候,已经是4月15号的中午,而这时,已经是青海玉树地震发生的第2天。杭州的小孩子是在非常快乐的状态下面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全班就是鸦雀无声,收到信的那高兴劲一扫而光。对同学们来说,这犹如晴天霹雳一样,难道寄信的同学们已经…这难道是他们寄出的最后一封信?难道他们收到的来自杭州的第一份礼物,却成了最后的礼物吗?有很多小朋友当场就是开始流眼泪,他们担心自己的结对小朋友遇难。
同学们当场就筹集到了两千多床棉被,并通过省红十字会,很快发往了玉树灾区。而另一方面,学校的老师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去联系到玉树第三完小的校长尼玛江才。并想尽办法联系自己结对的小朋友。最后历尽辛苦,他们终于联系上了所有的29名同学。二十九位孩子全部都平安。
在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虽然他们有的失去了家园,有的失去了亲人,而更多的是失去了校园。但是,孩子们的坚强,孩子们的乐观,让杭州的孩子和老师们感动。节目中远隔两地的真情更让我感动。飘扬的红领巾下,有的是真情,有的是坚强,有的是关怀!
《飘扬的红领巾》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